笔趣阁>仙侠修真>乱清>第一一九章 鞭子

“哦?”曾国藩的双眼攸的一睁,右手在长须上微微一顿,才又顺着捋了下去。

关卓凡这样干脆利落的表态,等于是当场立下了“不进城”的承诺,大出他的意料。在关卓凡来说,这算是极有诚意的表示了,然而以曾国藩的身份和涵养,当然不会说出什么当面感谢的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忽然说起不相干的事情来了。

“逸轩,听说你的洋话,说得很好?”

“谈不上好,不过听说写三项,都还可以对付。”关卓凡很沉静,丝毫不以为怪,问什么就答什么。

“嗯。你在上海和江苏都办了电报,算是践行过洋务的人,听说军事上得益不少。”曾国藩问道,“不知你对洋务这件事,怎么看?”

“下官以为,洋务的事情,若是官、商、洋三者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则可以相得益彰。”关卓凡恭恭敬敬地说道,“像电报这样的事,于军务之外,其实在民政商务上,也都很有可资利用之处。”

曾国藩听得很认真,再问出话来,便已经多少带着一点赞许之意了。

“高瞻远瞩若太史公者,在《史记》中亦将《货殖列传》排在第一百二十九篇,后面仅有一篇类乎跋语的自序,实已将商人列为最后。何以按你的意思,洋务竟似离不开商人?”

“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曾国藩虽已放松了口吻,但关卓凡仍不脱恭谨的神态,“督帅是学穷天下的人,卓凡这一点小见识,本不敢在督帅面前卖弄。不过以卓凡看来,西方列强之强,实是得益于商业之兴旺。商人逐利,因此可以沟通有无,除行商坐商之外。亦可以兴办实业。其不厌琐碎,不惮繁钜,行事迅捷,计较精细的长处,不是官府所能做到的,实在是官洋两端之间,极好的桥梁。”

曾国藩愕然——关卓凡一个旗人。能带兵打仗,能办洋务。能说洋话,这已是了不起的事情了,谁来,竟也头头是道?

他是真的能识才赏才爱才的人,不由便改容相向,脸上头一次现出了笑意,欣慰地说:“逸轩,我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见识。好!好!像你这样的人才多一些,何尝不是国家之福?”

“卓凡不敢当。”关卓凡嘴上逊谢。心里却在想:说曾国藩学穷天下,虽说是拍马屁,他到底也还当得起。不过他的见识,总归囿于时代所限,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自己这点商品经济的粗浅道理,大约是可以令他耳目一新的。

“尽当得起了。”曾国藩微笑道,“然而以你看来。若要办洋务,当以何者为先?”

“自然是以人才为先!”关卓凡毫不犹豫地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无论中西,只要在洋务上有一技之长。而又能为我所用者,或授以名器,或赏以金帛,悉予招揽,处处留心,则洋务庶几可成矣。”

“哦?不知逸轩可曾见到过这样的人才?”

“不瞒督帅说,卓凡先头在帐外见到的曾世兄。就是这样的大才!”关卓凡堂而皇之地把曾纪泽点了出来。

曾国藩一愣,终于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笑,不是为了关卓凡夸奖自己儿子的缘故,而是关卓凡论洋务人才的那一段话,实在对他的脾胃,深有“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同感。笑过之后,不免在心中琢磨,自己湘军一系的官员之中,有无关卓凡这样的人物?

像他这样年轻的,自然没有。其他的,即以最出色的李鸿章而论,在这上面的见识,似乎也还颇有不如。

这个人,真是奇才。曾国藩心想,他连秀才都没有点过,但方才所说的那几段话,却算得上是出口成章,虽然遣词造句之间,还略有生硬和稚嫩的地方,但里面包含的见识和道理,却远远不是那帮只会舞文弄墨的翰林所能比拟的了。

旗人里头,到底出了这样一个人物!

想到旗人,又想到九弟曾国荃,继而又想到李鸿章,在心中默默计较,一时没有再言声。曾国藩不说话,关卓凡自然也不说话,坐在一旁静静等候,心里却是感慨万千。

自己是江苏藩司,自然也是曾国藩的属官,方才曾国藩的这一番提问,有考究的意思,就跟面试一样。想当初自己大四的时候,也曾投简历无数,装腔作势的面试官也见过不少,其中真有拿《曾国藩家书》里面的话来考问自己的!若是他们知道今天面试自己的,竟是曾国藩本人,不知会作何感想?

还在这样胡思乱想,曾国藩已经说话了。

“逸轩,你这次西来,有两万多人,是谁在替你办粮台?若是缺什么,我让沅甫的吉字大营给你调过来。”

“回督帅的话,前线的粮台上,是刘郇膏在管着,还算得力。”关卓凡答道,“后面是李抚台在替我坐镇,全力支应。我这回能放手西来江宁,都靠他。”

曾国藩听了这话,面色如常,没做什么特别的表示。

“原来是刘松岩,”曾国藩点点头,“是一把好手,大约供应上是无忧的了。”

说完这句,右手一张,又开始捋他颌下的长须,缓缓说道:“逸轩,明日我就回安庆去了。江宁围城,不是一时的工夫,大约总还要一年半载,才有破城的机会。无论如何,等到破城之后,轩军的功劳,我会在折子里如实上报。”

“谢谢督帅!”关卓凡要起身请安,却被曾国藩以手势拦住了。

“总要靠大家戮力同心,”曾国藩微


状态提示:第一一九章 鞭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