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衡笑道:“你我二人,何须吞吞吐吐,不妨直言。”苏姬道:“听汝南郡弟子传报,梁王以围猎为名,带领大军直逼衡山郡。奴家怕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晁衡大惊,问道:”姬儿的意思是,怕他兵犯灊山?“
苏姬点头道:”公子只需细想便知,梁王为自保,意欲用琦儿和亲,公子却收留了琦儿,梁王焉能不知,以他的为人,又怎会不怨恨公子?前番,公子又在蜀郡使得太子刘买难堪,刘买恼怒之下,必会在梁王面前摇舌中伤于你。”晁衡道:“梁王再是无情,他也会顾及我的功劳,此事定是有何误会。”苏姬劝道:”公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无论你当年对梁王有多大的恩情,他只会念及一时,不会念及一世,毕竟已然是过去,你哪里比得刘买来得重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见晁衡有些犹豫,顿了顿又说道:“公子应早日成行,若是虚惊一场便罢,若是真有其事,倒头来只怕追悔莫及。”晁衡点头道:“姬儿所虑甚是,我明日起程,但怕琦儿受不得奔波之苦,因而我将琦儿与娉婷托付于你。”
苏姬道:“奴家已命临近衡山六郡的弟子前往灊山支援,虽然他们拢共只有两千人,但皆是门下精英弟子,只要调度有方,也能抵挡一二。待公子离去后,奴家便前往鹤鸣山求尹发门主,号令正派支援,不论成败与否,奴家皆会前往灊山与公子会合。”
晁衡大喜道:“想不到姬儿竟能未雨绸缪,我心甚慰。眼见大敌当前,姬儿应放下恩怨,差人将孙荗尸身送回鄄城才是。”苏姬点头道:“奴家正想说此事,那孙延自知理亏,怕奴家问责于他,因而不敢前来临邛。奴家思来想去,还是化干戈为玉帛为好,当真与其翻脸,只怕会将正派各门,弄得心有芥蒂。”晁衡道:“姬儿能有如此见的,实属难得,就此告辞,我们灊山相见。”
待晁衡走后,苏姬转身道:“你自当前去保护公子的安危,一路之上,不得有任何差池。”还是同以前一样,并未见一人,也并未有应声。
蓼县境内,梁王屯兵于此。梁王端坐大帐中,赵涉与刘买在旁各怀鬼胎,只见赵涉上前谄笑道:“大王一路狩猎斩获颇丰,臣虽未能有幸见识大王在平乱时的英姿,但臣也能猜想到,即便没有晁衡,大王也能力挽狂澜,大败叛军。”梁王甚是得意,笑道:“臣相所言有失偏颇,若是没有晁衡,寡人想要击退叛军,也要大费周折。”
赵涉与刘买对视一眼,佞笑道:“所以说,没有大王坐镇,任凭他晁衡再有神通,也立不下如此功劳。因而以臣愚见,平叛的头功非大王莫属,而他晁衡也不过是个可有可无之人。”看着刘买道:“太子殿下以为如何?”
刘买乘机道:“臣相所言甚是。”又咬牙切齿地对梁王诉苦道:“晁衡凭借立下微薄之功,竟敢目中无人。王儿在蜀都与其不期而遇,一言不合,他竟对王儿大打出手。还当众扬言,即便梁王在此,也不敢对我如此放肆。”
梁王大怒,问道:“竟有此事,你为何如今才报?”刘买佯装委屈道:“晁衡还叫嚣,说王儿爬得高,跌得重,再次丢失太子之位。王儿害怕父王如同以前那般宠溺他,也怕父王盛怒之下,伤了身子,只好吃得闷亏,不敢言语。”
梁王愤愤道:”你不仅是寡人嫡长子,还是梁国太子。怎能受得如此委屈而忍气吞声,寡人定会为你讨得公道。“转而又问道:”寡人让你查琦儿的行踪,可有音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