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夏菊来了一趟柳叶家,把十日后自己家要建房子的消息告诉了柳叶一家。
夏菊请柳叶一家,十日后,去她家帮忙。
柳叶、青山和叶氏爽快的答应了夏菊,一定准时到。
随后,夏菊也没多呆,急匆匆的回家去。
晚饭后,柳叶一家坐在堂屋里闲聊,柳叶把明天要去兰湾镇,采购学习用品的事情给叶氏说了一下,叶氏听后,想了想便告诉柳叶她想一起去,顺便买些布料和棉花回来,给大家作秋衣和冬衣。
一家三口商量了一通后,便各自洗漱去,今天忙了一天,大家都有些累,打算早些休息。
第二天清晨,柳叶家,一家三口便踏上了去兰湾镇的路上。
清晨微风吹来,带着一丝丝凉意,也带着一丝丝花香,空气也特别的清新。一家三口,走在乡间的大路上,边走边聊,一个时辰后,三人便走到了兰湾镇上。
一家三口,先去了布庄。
来到布庄,叶氏仔细的看了看布料,本想给叶子买些丝绸,作几身漂亮的衣服,可是叶子说住在乡下,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就买棉布便可,叶氏只好看了看棉布。
现在柳叶家有银子了,叶氏花起钱来也大方了不少。
叶氏给柳叶买了一匹桃粉色的棉布、一匹嫩绿色的棉布、一匹天蓝色的棉布。给青山买了一匹浅灰色的棉布、一匹藏青色的棉布,给自己买了一匹墨绿色的棉布、一匹姜黄色的棉布。
叶氏又看了看布料,又买了一匹深灰色的棉布和一匹青色的棉布,叶氏打算买来给自己和叶子作裤子和襦裙。
买好布料后,叶氏又买了三十斤棉花,打算给大家做秋衣和冬衣用。
由于买的东西太多,叶氏跟布庄老板打了声招呼,布料和棉花先放在布庄,等一会,三人再回来取。
布庄老板爽快的答应了,会帮他们保管好,让他们放心。
随后,三人出了布庄,慢慢的走去书斋。
不一会,一家三口,便来到了张记书斋。
张记书斋是兰湾镇上唯一的一家书斋,书斋挺大的,书籍也很多。
柳叶走进书斋一看,琳琅满目的书籍,让人目不暇接。
柳叶随意的在书斋里,转了转,寻找着自己要采购的书籍。
不一会,柳叶便找到了三字经和千字文这两本书,柳叶没想到书斋里,三字经和千字文挺多的,看来学识字的人挺多的,不然书斋也不会准备这么多三字经和千字文。
柳叶拿起一本三字经和一本千字文对着书斋老板问道:“老板这两本书怎么卖的?”
书斋老板随意的看了一眼,柳叶手上拿着的两本书,淡淡的说道:“五百文一本。”
叶氏一听,这书咋这么贵?都赶上乡下人几个月的买米钱了。
柳叶也觉得太贵“老板,五百文一本书,太贵了!可否便宜一些?我手上的两本书,我各要七十本。”
书斋老板一听,还是个大买主,态度瞬间好了不少,想了想道“一本只能便宜十文钱。”
柳叶一听,这老板可真抠门,笑了笑说道:“四百五十文一本吧!如果你同意,我就在你家买,如果你不同意,我只好去青云县买了。”
书斋老板一听,可不能让这个大买主跑了,想了想“一共是一百四十本书,卖四百五十文,自己也可以挣个二十多两,还是划算的。”
书斋老板假装心痛的不已的说道“四百五十文,我真不挣钱!看在你买的多的份上,就卖给你了。”
柳叶看着书斋老板那虚伪的表情,就觉得好搞笑,没和他多说,让他找大框子把一百四十本书先装好。
随后,柳叶又看了看,文房四宝,柳叶想“孩子们学启蒙,就先用便宜一些的文房四宝吧。”
“老板,你家最便宜的文房四宝卖多少钱?”
“一两银子。”
“便宜一点吧,我都在你家买了那么多书籍。”
“那好吧!便宜二十文。”
“八百文一套?我要买七十套。”
“那可不行,这个价格我连进价都不够。”
“不行就算了,书籍我也不买了。”柳叶假装要走的样子。
“呃呃,姑娘,你可千万别走呀,我们再商量商量嘛?”
柳叶拉着叶氏和青山便准备离开,书斋老板看生意要黄了,连忙说道:“姑娘,八百文就八百文吧!卖给你啦!”
柳叶就知道这招准管用,对着书斋老板笑了笑:“老板,我要七十套文房四宝,你找个大筐子给我装起来吧。”
“好叻!”
随后,柳叶让书斋老板算了算钱。
“七十本三字经,七十本千字文,四百五十文一本,一共是六十三两银子。文房四宝七十套,一共是五十六两银子。总共一百一十九两银子。”书斋老板道。
柳叶把银子如数的付给了书斋老板,并让他派牛车送一下。
这一次,书斋老板倒是爽快的答应了。
不一会,书斋伙计便套好了牛车,伙计们忙把两个装着书籍和文房四宝的大筐子搬上了牛车。
随后,柳叶一家便坐上了牛车。
牛车路过菜市时,叶氏让书斋伙计停了一会,自己下车去菜市,买了一些肉和菜。
叶氏买好菜后,柳叶又让书斋伙计,驾牛车,去了一趟布庄,随后,一家三口把今天采买的东西全都搬上了牛车。
叶氏确认过采买的东西全都搬上牛车后,青山便让书斋伙计驾牛车,直接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