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灵记笔录>第七章.气

我的租房处在本楼的最顶层,不图别的,因为人少安静,毕竟大部分人都不喜欢住最顶层,尤其是像这样还没有电梯的楼房了。昨天晚上给那姓王的老鬼度化,还拖了地府的熟人牛大哥阿傍送他去了冥府,想来应该是没有问题了。今天天气不错,早上起床我来到天台准备打套太极行行气在去上班,毕竟这两天可是消耗了不少的灵气了。

太极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后见于《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庄子之后,后世人们据《《周易·系辞》相关“太极”的论述而逐渐推演成熟的太极观念,着实吸收了庄子混沌哲学的精华。就像庄子浑沌哲学一样,太极观念这种迷离恍惚地看待万事万物的现象和本质的人生态度,以及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实则包涵着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终极目的是希望人类的活动顺应大道至简的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无为而无不为”,最终到达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领域。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所以太极最早是用来推演卦象占卜用的,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而这八卦便是由太极敷生而出的。太极生两仪,便是由太极的分化形成天地的过程,两仪,即是天地,亦可是阴阳。太极的概念经常与易学一起出现。道家易有自己的独特体系,太极的概念是道家易的宇宙论、修养理论的重要基本概念。

而太极拳便是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不是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等。

当然,无论是太极或是太极拳也好,他们的起源与形成还有发展都各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说,但终归是我们华夏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无价之宝。

“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对于修士来说,吸收天地灵气炼化为自身元气是很重要的。要想引导天地灵气归纳自身修炼,除了静心打坐以外,学习太极的行气之法也是其一,不过我这里说的太极并非是那些在公园里晨练的叔叔阿姨们所打的太极。于我而言太极可以分为练形,练意,练气,化境几个阶段。大部分人都是跟随师傅学习招式,以达到运动健身的效果而已,他们练习的这种,有形无意可称之为练形。在往上就是修习太极多年的人,已经练到没有固定的招式,可随意而行收发自如的练意境界。练气境界便是可以感受自身的元气,用意念将元气带到招式中去运行周围的天地灵气,并且把天地灵气纳入自身修炼的一种境界。至于那化境的境界吗,一般只存在于传说中了,到了化境境界的人,不仅自身元气浑厚,还可以把天地灵气收为己用,一动一静之间便是天地了。当然了这么说是有些夸张的,但是想来也相差不远的。以上的说法也只是对于练气修行的人来说而已,对于练武的人来说又是另外一种理念了。

用意念调动体内元气运行周身,闭上眼睛慢慢感受周围的灵气波动,去亲近它,接纳它,融入它。出招、云手、转腰带过,抱气、吐纳、静心施拳,排除杂念控制气的流转跟运行,静一点,在静一点。别看这太极打的软绵绵而又缓慢无力似的,其实整套太极打完下来,身体已经发热流汗了,这就是行气养气带来的结果。体内的元气带动天地灵气运转,身体的气息自然顺畅充沛了许多,反正就是舒服。

来到公司,又是跟往常一样的开始工作了,工作之余我一般就在网上跟群里的朋友聊聊天,交流交流思想。平时还能看看他们聊天讲讲故事,当然都是跟些灵异沾边的东西。其实关于灵异或是玄学的网站、q群、部落贴吧是很多的,大多数人提到的事件也都是些老梗了,不是见鬼就是哪里的风水有问题,要嘛就是一些佛家道家的大道理之类的东西。其实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这其中很多都是假的,可以说除了一些特殊的人群跟地点时间点以外,正常人要想见到鬼是不可能的,比你买彩票中奖的概率还低。当然不能排除也夹杂了一些真实的事件在里面的,而且大部分正经的修士也很少在网上陪你聊天讲经布道的。当然这只是爱好、爱好而已。

不过有时候你在里面也会发现一些好玩的事跟人,大家一起聊聊天吹吹牛发泄发泄也是好的。往大了说,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其实都是修行的道场。我自己有个专门的群,里面的人都是些以前走南闯北认识的老熟人了,佛家的也有,道家的也有,江湖上的奇人异士也有。关系最好的当有四人,山东两仪宫的小麻烦精诸葛薇薇(主阵法),安徽九华


状态提示:第七章.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