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灰色潮水一般的德军以极快的速度粉碎了日军人的抵抗,在已经进入了自动武器和重炮交锋时代的欧洲,日俄战争时期日军的勇武和无畏除了让对方心理上感到一些难受之外,意义有限。更何况大正时期的日军还远没有昭和时期那么死硬,当他们发现周围都是气势汹汹的德军之后,扔掉武器投降并不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除了正面的德军之外,坚守在支撑点的德军同样成为了日军的噩梦,这些士兵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神出鬼没,精锐的特级射手在隐蔽的个人掩体中射杀对手,成规模的连队利用地形以及倒打阵地伏击日军撤退部队,看似已经被洞穿的德国防线在这一刻重新合拢!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大部分的日军围在其中。
唯一的遗憾就是,似乎没有抓住一个日军将军级别的将领。
“日军的三个师团死伤和被俘人员大概1.5到1.8万人左右。有一半以上的部队没有撤回来。至于摧毁的火炮大概在60到70门左右。”参谋将收集到的战报送到了汉斯.冯.塞克特少将面前。而后者只是稍微的点点头,就示意后者可以下去了,现在,他正在考虑一个问题,这一次的战役总结怎么写。
塞克特少将的计划成功了,按照歼灭的日军兵力来说也绝对算的上一场大胜,但是整个过程和战果还是有些乏善可陈。说明白点就是,塞克特少将感觉自己这一铁拳打在了一颗烂白菜上,然后白菜变成一滩烂泥,而作为一名勇士,自然不会标榜自己打白菜多么nb一样。好吧,日军战斗力太弱了,以至于让塞克特少将都产生了一种,本来就应该赢的感觉。
“日本人无论从训练还是战术体系上都不适应欧洲的战局,从最高层到基层单位,他们都和我们以及英法两国存在相当巨大的差距。”塞克特想了想提起笔来写下了第一句话。
“日本人缺乏对战争的理解,他们更喜欢通过耍一些小聪明来获得胜利,在面对俄国人的时候可能有用,但是在兵力和火力空前强大的西线,这种行为只能带来惨重的失败。他们的步兵富有牺牲精神,作战意志比较完全,但是从中层以上军官却缺乏对战场尝试的理解,他们毫不犹豫的钻进了我设计的全套之中,而无视了英法两国在这几个月中的经验。”
“日军高层的水平还不好说。毕竟我们没有抓住任何一个将军,这是本场战役最大的遗憾,下次我会注意的,在我看来,如果基层日军配上英法指挥官,并且拥有足够的装备的话,那么还是比较有威胁的,但是如果让日本人自己指挥,只能说,在半年内,他们学不会适应欧洲战场!”塞克特最终给日军下了断言。然后,对日本战斗力的总结到此结束。笔锋一转,他开始说另外一个问题。
“在这场战役中,快速,使用轮式或者轻型地盘的机动火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于战场直瞄火力的补充以及反装甲作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胡峰式突击炮虽然很好用,但是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在具备强大的攻防能力以及越野能力的同时,也意味着造价昂贵数量稀少。巴伐利亚王国因为军队数量较少,他们的工业足够为部队配属这些强悍的重装骑士。但是普鲁士军团不一样,我们需要更多的廉价的机动炮兵。”塞克特想到这里,顿了顿接着写道。
“我个人认为使用廉价底盘,拥有可以防御弹片和机枪的装甲,并且装备一门77mm火炮的战车对于我们未来的战争拥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强大的巴伐利亚装甲群已经到了东线,我们面对英法装甲力量,数量上处于劣势,我们需要用这种可以大量生产的装甲单位来抹平双方的数量差距。”
“将这种廉价装备分散部署到步兵部队当中也有非常大的意义,至少他们可以为步兵提供及时有效的直瞄火力,我们每一师都有一支风暴突击队,而这些风暴突击队都是使用牵引火炮提供支援,这些火炮根本无法跟上部队的步伐,在突破最初的防线之后,进攻的部队就因为缺乏火力支援而减慢推进的速度。”
“作为主要进攻方向的部队,自然可以分配到强悍的装甲单位,但是有限的突破对于对手来说并不致命,双方都有几十公里的纵深,对方有充足的时间来调动兵力对少量的突破口进行封堵,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些直瞄火炮来使部分非重点不对也拥有一定的攻坚能力的话,那么对于我军战斗力的提升将有非常重要的因素。”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塞克特少将在这场战役中获得最大的感触不是说认清了目前日军的虚弱本质,而是在参阅了“克鲁格的马戏团”的战绩之后,又有了新的感触!原本德军也是有一些卡车炮的,但是这些卡车炮多半没有防御,而且多数是作为曲射支持火力的,然而在经过数月的战斗之后,越来越多的德国一线部队军官发现进攻部队需要的伴随直瞄火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临门一脚,必须要踹开的程度了,而这个时候,塞克特少将提出了“便宜版突击炮”的想法。从这一点来说,它带给德国陆军的变革比发现日军目前比较软还要重大!
这种理念对不对?自然是对的,因为2战这种防护比较差的战车很多啊,比如说德国人的犀牛,一个四号坦克地盘上装了一门88mml71反坦克炮。再比如说苏联的su-76。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人的m10和m36也应该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