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场目光的注视下,人们终于见到了海岸线的传奇创始人叶华步入临时搭建好的发布会舞台,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头衔——叶校长。
出席发布会的除了叶华之外,还有海岸线大学党高官庞德,教务处主任宋十方。
发布会的进度很直接,省去了许多罗里吧嗦的环节,坐在席位中间的叶华敲了敲麦克风便从容笃定的发言:
“早上好,感谢大家前来与会,今天是教师节,在此也向所有的老师们说声节日快乐。”
简单而朴实的开场白一过,叶华切入正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接触的人才?”
汇集着六千多人的露天发布会现场,众人都一言不发的倾听着,这句话是华夏著名科学家钱老的一句感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叶华再次引用了钱老流传甚广的这句话,他说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笑道:“可能有人说不对,你叶华不算么?你成为了全世界最年轻的诺奖得主,创办了一家全球最具颠覆力的高科技公司……”
叶华也是自夸的毫不客气,现场与会的众人都不由得露出了笑而不语的面容,他这话大家还真没法儿反驳,说出来担当得起,有自傲的本钱。
“不是的。”
叶华缓缓摇头的说道:“我本科毕业,没有读研,我所学的都不是学校培养的。”
这话说出来,现场的众多的学生和看直播的大学生们整个人都不好了,仿佛感受到来自叶校长的深深鄙视。
行行行,得,你是大佬你牛批,精神上给大佬递茶。
如今,没有人会对叶华产生嫉妒,至少不会出现在大学生这个群体里,因为差距过于大的时候只有感慨和敬仰,比不过也并不会感到自惭形秽,因为大家都比不过,只能说大佬就是大佬了。
大家一听叶华本科毕业的时候,都不由得想到了爱也是本科毕业没有读研,甚至毕业之后去专利局工作,相当于是一份公务员的饭碗。
但就是这样,爱因斯坦几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相对论,恐怕只有爱因斯坦、狄拉克、海森堡这样的大神才和叶华是同一个世界里的人。
“为什么?”叶华的声音响彻全场:“我整理了一份数据资料,发现我们现在最优秀的大学80左右的高考状元都去了经济管理学院,毕业了想去金融公司。”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尤其是在培养研究型人才上优势独特。可是,人才人才,得先有‘人’后有‘才’,如果‘人’都去了经济管理学院,都去了金融公司,大学有怎么培养接触人才呢?80的优质学子都去了经管学院,那最终培养出来的肯定只是杰出的白领、金领,而不是优秀的科学家。”
“另外,根据最近才发布的京都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报告,从京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来看,已经三方协议的3000名毕业生中,仅仅只有134人进入科研设计单位,占比仅有4.45。也就是说,哪怕是在京都大学这样的‘最高学府’,搞科研,都不是毕业生的主流选择,而他们的主流选择,仍然是国企和机关,分别占比29和21。”
“那问题出在哪里?优秀学生为什么都想要去经济管理学院和金融公司,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
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叶华停顿了一会儿,不论是现场的与会者们还是看直播的家长亦或是社会各界人士都不由得陷入深思。
末了,叶华再次发言:
“现在的大学基础研究能力太差,转化不出来,不是缺乏转化,是没有东西可以转化。没有东西可以转化,当然也就无法‘变现’,搞基础研究的人,也是要生活,如果因为搞科研反而让自己的生活穷困潦倒,当然不利于大学今后的招生工作和招生向导,所以大家都跑去经管学院、跑去金融公司。”
说到这里,叶华拿着麦克风环顾现场淡然笑道:“其实归根结底问题就处在一个字身上——钱。我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既然是处在钱身上,那么解决问题也必然从钱开始。”
钱……
说的倒轻巧,在场的教育界人士心底里腹诽白眼,但紧接着他们就目瞪口呆。
“所以我们海岸线大学通过海岸线集团获得经费筹措,海岸线集团将会每年为海岸线大学提供超过1650亿元的经费筹措,我们的目标是海岸线大学的人均科研经费1700万元,是国内目前最高水平人均科研经费150万元的10倍以上,同时也是新的世界之最,是去年世界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去年24亿美元)的四倍以上。”
但叶华说出这段话的时候,无异于一枚深水炸弹被引爆,震撼了整个教育界,全场的目光为之咋舌,无不目瞪口呆。
教育界人士不淡定了,真的不淡定了,甚至要炸锅了的节奏。
很多教育界人士在此刻几乎一致的冒出了相同的念头:你一所大学一年经费开支预算1650亿,你怎么花的完啊,国内最烧钱的大学一年的预算都还没到300亿啊,你怎么花的完?你怎么花的完?你怎么花的完?
许多大学校长等领导其实也在关注,在看到这串天文数字的时候,心里真的不平衡,羡慕的同时更大的是已经感受到了海岸线大学的巨大压力。
发布会上的叶华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毫无波澜,1650亿从他嘴里说出来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