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铁血大民国>第 561 准备挨打?
将疑的表情。“总理,现在有没有什么情报可以支持这样的猜测?”

“没有。”常瑞青微微摇头。

在当日的会议结束后,他已经指示情报部门全力侦查,还通过外交部向英德寻求情报上面的帮助。可是所有汇总过来的情报都表明,托洛茨基准备和日本联手先打败中国!为此,德国总理希特勒还专门指示空军部长戈林将德国最先进的福克d.21战斗机的全部设计图纸转让给中国,还没来bmw公司向中国中央第一飞机厂转让最新的发动机生产技术。而英国海军部也宣布加强远东舰队,将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纳尔逊号战列舰、罗德尼号战列舰全都一股脑调往新加坡。还向中方提出举行一次中英海军联合演习,为将来可能的联合作战做好准备……

“既然没有任何情报支持,那么我们就只能将这种猜想列为可能性之一。而不是主要的可能性。”吴石淡淡地提醒道:“情报是支持我们做出判断的主要依据。”

“这种可能性很大,”常瑞青目光紧紧盯着地图,一字一顿地道:“我认为这是苏联赢得胜利的唯一机会!”

“总理,那我们该怎么办?”吴石反问道。

常瑞青的目光仍然一遍又一遍的在地图上扫过,沉思良久才冷冷地说:“我们好像没有什么办法……这正是托洛茨基的高明之处。就算我们看破了他的图谋。也很难拿出应对的办法。”

“可不可以增加科威特的驻军?”赵宗扬低声建议道:“我们还可以提醒英国,让他们重点布防中东。”

“增兵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又能增多少?”常瑞青淡淡地说:“这一次托洛茨基不动则已,一动就将是一百万甚至是两百万大军的规模!我们能往科威特派多少军队?英国又会往中东派多少军队?”

吴石摇摇头。喃喃自语道:“派少了不管用,派多了也不行,一来英国人会起疑心;二来咱们国内的兵力就会不足;第三嘛,如果百万大军孤悬于外,后勤保障非常困难……万一南洋的制海权被日本所夺。大军就只能靠友邦补给了。”

“或许我们可以往三疆增兵,威胁中亚以牵制苏联。”徐浩宇又提出一个建议。

“我们要往三疆增兵多少?”

常瑞青皱着眉头道:“苏联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工业国,虽然技术不怎么样,但是产量还是很多的,足够装备数量庞大的军队。而且苏联的人口也不算少,有一亿五六千万,如果算上波兰、日本,总人口已经超过两点六亿。他们现在所实行的体制是非常有利于战争动员的,在战时的极端动员能力很可能达到两千五六百万军队。即使在战争初期,苏、日、波三国红军的总数也有可能达到一千万以上!其中苏联波兰红军的总人数很有可能超过八百万……如果托洛茨基以三百万军队防御德国,用两百万人进攻中东、印度,还能有三百万人来对付我们,算上日本可能动员的两百万人。我们可能将要面对五百万苏日军队的夹攻!”

听到常瑞青报出来的一连串数字,作战室里面就是一片抽气的声音。且不说苏日波三国充分动员后的两千五六百万红军,就是战争初期可能动员出来的一千万红军也已经是个耸人听闻的数字了!其中的一办又会用来牵制中国的陆上力量……虽然对中国这样拥有五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五百万军队并不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数字。但是中国的体制和苏日波不同,动员能力自然比不上苏日波。而且下一场世界大战的战略主动权是掌握在托洛茨基手里。什么时候开战,在哪里进行战争,都由这个革命先知决定。如果中国过早将自己的体制完全转入战时,而战争又迟迟不发生,到时候中国的经济可就承受不住了。

过来好一会儿,郭松龄才沉着声道:“怎么会这样?难道我们只能被动挨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好像是这样的。”常瑞青的唇角露出无奈地苦笑:“如果按照中苏陆军战斗力1:1,中日陆军战斗力1:2计算,500万苏日红军的战斗力相当于400万国防军。我们如果想要确保取胜,就必须在战争爆发前将军队扩充到800万!这是做不到的,我们不可能养着800万人等托洛茨基发动战争。”

800万军队一年光军饷就要二十几亿华元!相当于1930年度联邦财政总收入的50左右,再算上军队的训练、生活和装备开支,国家70以上的财政收入就砸进去了,要是拖个两三年不开战,就得把国家给拖穷了。

“那么我们准备养多少军队?”吴石道:“东北、远东、蒙古、北朝鲜等地如果要稳守的话,最少要摆200万陆军。”

“最多给你们120万军队。”常瑞青轻轻摇头,这段时间国防部已经悄悄开始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备战自然就要扩充军队,但是由于没有办法确认战争爆发的具体时间,所以就不能放开手脚扩军。

常瑞青接着说:“国防军陆军的上限已经确定为300万,除去50万后勤、机构、军校和总部直属部队,余下的250万人将会编成四十个满员率在百分之百的的军。二十五个满员率在百分之四十的军。

四十个满员的军将部署在一线。其中二十四个军摆在满洲、远东、蒙古和北朝鲜,上述四个军区将合并为北方方面军。另有十一个军计划摆在三疆,并且组建西北方面军。暹罗计划摆三个军,科威特摆两个军。联邦的其它地区摆二十五个满员率四成的军。


状态提示:第 561 准备挨打?--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