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生、石穿、阳春,你们对印度和中东战场有什么看法?”常瑞青直入主题了。
“耀如,从印度红军在中东战场的表现来看。中亚斯林肯定是打不过他们的。”白崇禧斟酌着说:“如果我们一定要消灭印g政权,恐怕必须出动三百万以上的国防军,而且也不一定会得手,因为印度民众还是非常拥护印g的。”
常瑞青微微点头,印度现在的情况有点像历史上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鲁易是伟大领袖,印度gcd光荣正确,领导3.5亿印度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婆罗门封建主义、国大党官僚资本主义)。又雄赳赳、气昂昂出兵中东打败了一百多万英美联军。而且眼下的印g还没有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根据情报,这是托洛茨基向鲁易提出暂时不要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因为托洛茨基认为印度农业的积累不足,耕种方式也非常原始,人均耕地面积又小,如果硬要盲目推行集体化政策,代价肯定比苏联当年更惨重。类似的话历史上赫秃子也和太祖讲过。不过鲁易倒是勉强听进去了,所以现在印度人民还是耕者有其田的,因此绝大部分都衷心拥护gcd拥护“鲁太祖”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一定要“征服”印度也不是办不到,但是代价肯定不小,而且现在的印度又有什么值得中国付出太多东西呢?这个国家千百年来积累下的财富要么在革命战争中毁灭,要么就被逃离印度的上层阶级带走。而且印度的自然资源也不算丰富,不过是可耕地面积大一些,但十之八九又非常贫瘠,只有印度西北的旁遮普地区能算得上土地肥沃。
不过这样的肥沃土地对现在大中华联邦来说也不算什么。本来常瑞青也以为温暖湿润的土地必然肥沃,不过当上中国总理后他才从农业部送上来的报告中了解到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南方湿润地区的土地往往非常贫瘠,因为太多的雨水黑带走土地中的矿物质形成不适宜粮食生产的红土地,除非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比如爪哇岛的火山泥就很肥沃,尼罗河每年也会给埃及带来非常肥沃的泥土)。一般情况下热带地区的粮食亩产量都不高。而且温暖的气候虽然有利于植物生长,但对粮食作为的生长没有什么好处,虽然可以长出双季稻、三季稻,但是每一季的亩产都不高,费时费力没有多少效益,还不如用来种植某些经济作物比较实惠。
倒是某些高纬度地区,只要不是太冷同时又能解决灌溉水源问题。通常都是肥沃的产量区。比如另一个时空的中国东北、哈萨克斯坦、乌克兰、波兰、俄罗斯的南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流域都是重要的产量区,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土地也非常肥沃,只是由于人口太少开发不足而没有产出太多的粮食,另外哈萨克斯坦和南西伯利亚的人口也不多。土地资源同样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所以大中华联邦的粮食安全用不着依赖印度阿三的那几亩薄田,只要搞好西伯利亚、远东和中亚的农业开发就行了。
如果不是鲁易和印度gcd坚决站在苏联一边,又出兵帮着苏联防守中东产油区,常瑞青还真没有什么兴趣去打印度。不过现在,中印又不得不战。旁遮普的肥沃土地可以不要,中东的石油可是必须要控制住的,而且印度阿三还源源不断往苏联派出国际主义战士……
想到这里,常瑞青的眉毛一扬。“阳春,”他问林祚大道:“隆梅尔回德国了么?”
“已经回德国了,5月18日离开吉达港的。”5月18日就是胡赖斯战役的第二天,希特勒在确信英美已经在中东彻底失败后,用急电召回了隆梅尔。林祚大道:“隆梅尔离开之前曾经对我说,德国准备出售武器给哈里发,还可以向哈里发军派遣军事顾问。具体的交易细节,稍后会由德国驻阿拉伯帝国大使馆同我谈判。”
也就是说,德国准备承认阿拉伯帝国了!常瑞青指了下赵振:“又霖,你亲自走一趟柏林去和希特勒当面谈判。要求德国免费提供150个轻步兵师和10个轻装甲师的装备给阿拉伯帝国,另外还要1500门100口径以上的大炮、500架飞机和10亿马克的低息贷款。至于军事顾问,哈里发军不需要。”
听到这些条件,赵振怔了一下:“耀如。希特勒恐怕没有那么好说话吧?”
“他会同意,即使这次不同意,下一次也会同意的。”常瑞青冷冷一笑:“因为我们不会白要他的东西,只要他肯答应我们就会向印度西北进军,还将在卡拉奇发动一场登陆作战,从而截断印度和苏联的联系。”
赵振点了点头,印度炮火加上苏联武器才会构成战斗力。从第二次中东会战的情况看。这种印度炮灰兵的战斗力大约相当于英美军队的三分之一,德军的六分之一,如果把印度炮灰直接编入苏联红军,战斗力应该还能再提高一倍。而且这种炮灰兵数量太多,几乎可以无限供应。所以理论上说,只要印度和苏联之间的联络不被切断。托洛茨基就能依靠无穷无尽的印度炮灰和德国人拼消耗。虽然以德国人的军事实力,他们可以把所有的印度炮灰和苏联炮灰都杀光,但是在这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