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已知地理主要是四荒四海,以东西南北区分,其中东荒已完全被人族掌控改造,称之为中土或东土,也是人族最主要的聚居地,人口稠密物产极丰,道统昌盛百业兴隆,也是生灵生存最为容易的地方。
中土有五大帝国四大部洲,其中东北为郁单洲,东部为大周,西部为大秦,西南为梁川,三国中间是狭长的金蟾洲,南部是荆夜,东南是东瓯,荆夜东瓯大周三国之间是东贺洲,东瓯荆夜之南是阎浮洲。
五大帝国四大部洲之外,阎浮洲以西和荆夜梁川以南是南疆,南疆之外是无尽的南荒;
中土以东是四海,四海之中有五洲三岛;
郁单洲以北是广袤的北荒;
大秦梁川以西是西域,西域之外是西荒;
西北方向有一片广袤的土地,其东是郁单洲,其东南是大周,南是金蟾洲和大秦,西为西荒,北是九渠原,此地被称为风炎洲,也做修罗风炎。
西域,南疆和风炎因为是中土以外之地,人烟稀少荒蛮险恶,也被称为化外之地,再加上中土各国各洲用来流放囚徒掠取当地特产,所以即使不断迁移人口也还是不如何被重视,
因为中土足以养活所有人,没必要跑到化为之地过那朝不保夕的日子,我们所要讲的故事便是从这化外之地的风炎洲开始。
风炎洲其实也可以视作一广袤的盆地。
盆地方六千里,四周有诸山脉环抱。
折阴山横卧北方,均高三千仞,山上常年积雪,个别山峰绝立;南麓山势较为缓和,融雪形成的小溪在其间或萦绕或奔流,还能见到大小飞瀑无数,碧水寒潭又如珠宝颗颗点缀。
受山脉庇护,秋冬寒流无法侵扰,由山脚起向南延伸百里,都是这般景致,层林叠翠飞瀑流湍,沟谷纵横,谷中日影斑驳,鸟兽出没期间;
北麓景致却相差极大,常年大风侵蚀,山体光秃,岩峰厚重,峰顶可见风回雪大观,长不知几许的折阴山脊如一把长刀,斩向苍茫天穹,风吹起的霜雪萦绕百转,仿佛长刀散发的蓬勃寒气和凌冽的刀意恣意宣泄,又如刀斩向上天所面对的深远浩渺的天道气机,玄妙无极。
据说,中古时期世间凡人开始修行之时有先贤观游折阴山诸峰,感悟大道,开启刀由术向道发展的先河,惠及后世习刀之人,使得刀“百兵之祖”更名副其实。
至折阴山山脚起百里之后,再向南便是盆地全貌了,冰川融水渐渐汇合成条条溪流,溪流注往低处交汇成一条大河,由北向南,贯通整个盆地,然而,丰沛的水流并没有造就富饶的土地,大河所流经的地方多是石海荒原,荒原表层土壤要么多碎石,要么壤薄,只能勉强生长杂草。
来自西荒的凛风和寒流经由盆地西边的山口每年都会按时光顾,肥沃土地其实也有,不过只能算是零星点缀罢了,由此可知其中民生艰难,多需借助外地调粮。
盆地中也有丘壑森林,居民混杂,民风多剽悍,奉行弱肉强食,礼法不通,各方势力割据征战,民生不振。再加上外部强大势力参与期间,盘根交错,情势异常复杂。
盆地东边是太华山脉,纵贯南北,以太华主脉为干,东西向又延伸众多支脉,如巨型蜈蚣匍匐大地,内里山势复杂幽深,说来奇怪,山脉中如蜈蚣似的毒物也确实多些。
太华不同于折阴,却是外表山势平缓多有绿植,内里幽深处飞瀑叠翠,四季分明物产极丰,但合适的环境也造就了狼虫虎豹山精鬼怪出没,因此越往山脉深处越少人迹。
传说,山中有修炼万年大妖者,或独居一处潜心修行以期证道或效法人族点化收拢小妖组建势力啸聚洞天;有树精藤怪者吸食日月精华体悟天道举霞飞升者,有鬼怪者,躲避六道轮回,留恋山中自在,探寻证道机缘。
太华以东为人族郁单洲地界,因为位置偏远,实力较弱,常被太华大妖欺负,且靠近北荒,人口稀少生气不振,而又被中土世界所轻视。
太华山脉有多条可供行脚商人来往的小道与盆地相通,也有几条供车马通行的稍宽大道,但都被控制在山中大妖和俩边人族大势力手中,借道需得缴税甚至交命也有。
盆地之南为臂岭,俗称仙人架,山势或奇秀或险峻,据说山势成于上古时期,于其他地势相比应该算是年轻,可能是上古神人手笔。
到中古时期修道之人寻觅洞天福地寻到此间,发现许多记述先民生活劳作的文字遗迹,且有诸多光怪陆离的神魔事迹,遂开始在此定居修行。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山势被一条大河拦腰斩断,由此失了藏风聚气绵延不绝之意。
大河单名为舟,即舟河,发源于折阴山。很奇怪的名字,传说那位开创刀道的先贤所配之刀就叫舟,可能是后人臆想,“舟”乃渡人之物,把人由此岸渡往彼岸,由凡人渡往仙人。
舟河过臂岭奔腾入万民生息的中土,在臂岭所开峡谷上游峡谷名为罗生门,传说冥界五方鬼帝中的北方鬼帝治所前门就称为罗生门;峡谷中游名叫锁云峡,传说峡谷两岸诸峰常年云雾弥漫,正午时分会短暂出现云开雾散,届时可一览峡谷全貌,真是奇绝秀丽;峡谷下游名叫登门,可能有登高之意。
峡谷本只有一条水道,然经过常年累月河水冲刷,在河水俩岸逐渐形成滩涂,有中土世界先民困于河水湍急行舟危险艰难,利用滩涂做基,采挖臂岭山石在两岸修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