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网络游戏>乒乓天王>第113章 你不懂我的转【3更求票】

首都队,加油!孔振东,加油!

第四场比赛刚刚结束,场内观众的欢呼声转瞬即逝,整个球场都是对下一场的期盼。

与第一轮面对苏北队两边球迷规模差不多不同,这场比赛首都球迷是绝对碾压内蒙的。

可是前几场首都队打得太沉闷,或者说,打得太烂!球迷也很消沉。

在孔振东第三场热血逆袭与张磊的横扫吊打之后,首都球迷的热情也被彻底点燃。

更何况,在即将进行的第五场比赛开始前,他们再次看到了熟悉的名字:孔振东。

是那个90亚运会交流赛,先后挑落南韩两个亚运冠军的孔振东么?

是那个去年乒协杯豪言夺冠最后真的一路逆袭的孔振东么?

是那个赛前宣传为首都队替补,却一路全胜,刚刚从崩盘边缘拯救首都队的孔振东么?

所有球迷原本以为第三场干掉李浩的放肆逆袭,已经是十二岁天才少年在本次全国锦标赛的最后绝唱,却没想到第五场生死战,他会再次出战。

洪浪识趣的关掉了摄录机的音频,因为叶影已经化身迷妹,放肆加油了。

赛场边观众的呐喊震翻天,可是场上的孔振东与陈伟星却努力放空自己,眼中只有彼此执拍的手腕以及跳动的乒球。

嘭~嘭,陈伟星将球在球台上快弹两下。

孔振东曲腿,沉腰,重心压低,可是和以前右手执拍手举起来准备迎球不同,孔振东此时左手也举了起来,左右手就仿佛拳击运动员的起手式一样,给对面的陈伟星以巨大的压力。

陈伟星忍不住吐槽:这是准备打不赢球就暴打我一顿么?

孔振东此时摆出的是大球时代的迎球式。

大球时代,因为更讲究主动性,因此接发球前,整个身体更加前倾,更加具备侵略性。

双手上举也有利于身体快速移动的协调,方便身体向前提纵。

相反,小球时代的接发球,左手往往收缩在身侧,只有执拍右手仿佛手举菜刀,随时开切。

陈伟星尽量不受干扰,坚决的发正手位长球。

此时才显示出双手迎球的优势,孔振东身体快速退台,整个上半身的移动,比同时代的横板运动员协调许多,也快了许多。

孔振东半退台直接回拉,陈伟星展现自己正手反胶反手长胶的连续攻能力。

陈伟星正手对拉一板弧圈,力量不是很大,可是回球线路却很别扭,回球在球台的正中央,而且在出台与半出台之间。

果然,每一个削球手都是手感大师,也是落点大师,陈伟星的正手没有削球功底,可是落点依旧绝佳。

孔振东反手快弹,给对方回了一个速度更快的中路球,也为难一下对方。

孔振东做好了下一拍压上台的准备,陈伟星作为正手弧圈反手削的球员,中路球总有一丝犹豫吧?

你的犹豫就是我的机会!

可是陈卫星完全没有犹豫!

怎么会?怎么既不是弧圈,也不是削球?

陈伟星正手自下往上快速一兜,而且还兜出一板斜线,直奔孔振东的反手远台。

孔振东整个人都准备上台强攻了,对方却兜了弧线诡异的长球。

孔振东只能改变发力,后退,反手快弹大斜线,攻对方反手。

这是最远的球路,对方需要最远的脚步去回球,孔振东也赢得最多的时间进行发力后的还原。

调整好身形与站位,为下一板击球做好衔接。

李慕华教练失望的摇摇头:“振东做到了极限了,可惜啊,伟星真是个不可测度的天才!”

孔振东的选择对任何普通选手,都是最佳选择,可惜,这个反手球正好送到了陈伟星的拍下。

陈伟星乐了,从正手拉,到中路兜一板,再接反手削,这是他的连贯战术,衔接自如,没有一丝犹豫。他从容的用反手长胶削出这一球!

来了!

孔振东长吁口气,眼神闪亮,他在反手弹陈伟星反手远台时已经算到了这一球。

这一板反手削是陈伟星的绝活,任何初次对战的选手都会吃瘪。

可是孔振东在脑中反复回放了张磊第一场对决陈卫星的比赛,反复回忆着对方反手长胶的旋转,与自己上辈子的诸多对手进行对比,寻找类似的旋转与类似的应对打法。

你自认为独树一帜的长胶,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根本就不是绝对特殊的存在。

哪怕只是第一个球,我也要在你最强一板上击败你!

孔振东判断好下旋程度,直接提拉大斜线,要用正手大斜线,让还在反手位的陈伟星望洋兴叹。

嗤~这感觉不对啊!

没有乒球击台的声音传来,孔振东的球直接出界。

为什么?这和我判断的旋转不一样?

判断失误么?孔振东努力在大脑里回放,不可能啊!

陈伟星赢下第一分,并没有特别兴奋,只是对着反手长胶呼了口气,擦擦拍面。

这长胶好新。

是了,他居然换了胶皮。

虽然还是长胶,但绝对不是第一场面对张磊的胶皮了。

胶皮换了,旋转也就截然不同了。自己提前的所有准备与判断都落空了。

得重新熟悉新胶皮的反弹性能与旋转,这恐怕不是一局球能够做到的。

国际乒联一直有规定,禁止球员一场比赛内,使用不同性能的胶皮进行比赛。

也就是如果是连续单打比赛,可以更换球拍,但是两个球拍胶皮性能必须一致。这种中途


状态提示:第113章 你不懂我的转【3更求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