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枣红色锦囊递给苏眉。

“这锦囊中的是在下日前卜卦所得,今日见到秦小姐,觉得与她很是相配,便一道赠与她吧。”

“最是喜欢清静的国师,竟说要凑热闹,血珀佛珠一下就送了三颗。”莫凡感到很意外,更多的是好奇:“奇事啊!看来朕得再好好观察观察小丫头才是,哈哈哈哈!”

时至正午,到了该分别的时候。

“陛下,此次不定三年之约,如何?您可随时传信至‘经友书肆’,在下回信,或者是前来京城。”国师说道。

“哦?国师肯留下联络之处了?今日意外之事着实不少啊。”

“陛下,京城太远,在下是想偷懒,少跑几趟罢了。”说着,国师笑了起来,大约自己也觉得这理由牵强了些。

莫凡知道国师的性子,问了也没用,索性也不刨根问底,应了下来。“哈哈哈哈。那就依国师所言,书信联络,可别回信都偷懒了啊。”

“自然不会。”国师退后一步,深深作了一个辑。“陛下,娘娘,请!”

拜别后,莫凡一行人登上马车,往山下缓缓驶去。

“父皇,国师是什么人?”父皇母后不与朝臣商议国事,乔装打扮来到荒郊野岭向国师请教,令莫屹宸颇感奇怪。

莫凡揉了揉他的脑袋,一边回忆一边说起与国师的过往。

“当年父王和兄长先后在南境被奸人所害,南藩大局混乱。朕匆忙赶回,甚至没顾上告知你母后。回藩路上纵使万般小心,还是不慎中了奸人圈套,朕与众将士被困楚州城。”

“幸得国师奇谋,才顺利返回南藩。可惜朕虽赶回,但乱局已成,情况十分棘手。”

“自十四岁随父王母妃离开南藩,朕独自在京城生活了六年。这六年,朕在京城虽说只是扮演纨绔子弟的角色,但也无甚机会修习文学武道。一夕骤变回藩,想掌控局势,谈何容易。”

“正当朕苦恼之际,王府收到了一个蓝黑色锦囊,内写四字:杀鸡儆猴。这锦囊来历不明,且方法过于激进。朕担心激怒各方势力,看后便丢弃一边,并未理会。”

“朕采纳了王府谋士较为和缓的建议,多番努力之下,局势却愈演愈烈。犹豫再三,朕按锦囊,重处了几个四处煽风点火之人。局势暂缓,给了朕喘息之机,用军符调配南境兵马,控制住了乱局。”

“一年后西北四州爆发严重旱灾,赈灾银两多被官员贪墨,大批灾民饿死。流民走投无路,被逼起兵,齐皇竟下令命秦啸出兵镇压。”

“秦啸出京后,并未镇压流民,反将粮草分发给他们。而后他斩断齐国战旗,带着五万将士,护送流民投奔我南藩。对动荡不安的南藩来说,秦啸的五万军队有如定海神针,助朕迅速平定了内乱。”

“朕终于能腾出手来,追查谋害父兄的奸人。曲鸣国与南藩隔着雨娄山,多年来摩擦不断,但南藩将士从未让曲鸣国军队踏进齐国半步。”

“不想曲鸣皇室竟一面用奸计杀害了父兄,一面让内奸在南藩境内散播谣言、掀起内乱,意图趁乱侵占。”


状态提示:第 九 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