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比如碳元素的结构,某种结构能形成石墨,某种结构能形成钻石。”
“这种结构多了去了,还有很多化合物的结构呢,难道你都要试试?”
“你不说了吗,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或许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行,起码知道什么不行。”
“说的也是。”
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最有意思的事情,付刚不会与自己争吵,即便有争论,自己也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最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现在很多时候,自己与自己商量,也算是说服自己的一种方法。
~~~
付刚在骑行过程中,并没有太关心周遭的景色,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眼睛基本盯着前面的路况,偶尔看一眼周围,也无心去感觉。
他还无法适应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想着自己的心事,这次旅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他心中有个声音在告诫自我,如果继续下去,只能坠入无边的想象中去,无法自拔,最终变成自己想象世界的奴隶。
这个世界上空想的人很多,很多都是非常著名的人,他们是寻找到了自我,可又坠入自我虚设的陷阱。
或许庄子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庄周梦蝶,他只是意识到,却没有拔出来,而是越陷越深。彻底脱离现实世界的束缚,变成自我世界的一只蝴蝶,虽自由,但虚幻。
老子则是面对现实的无奈,他没有办法去解决,幻想着回到过去他改造的社会。他知道过去的统治者不是他说的那样,所以他对统治者给出他以为的最好,还要愚民。
老子不知道,他设想的社会如果出现他这样的人,而选择道路正好相反,他会怎么去思考。
于是,孔子出现了。他看到社会秩序的崩塌,付刚想在奴隶社会末期,很多人都看到了社会秩序的崩塌,才有了宗教。
孔子的想法比宗教要高级得多,也符合当时华国的现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又让社会重新掌握秩序体系。
儒家不同于宗教的是,儒家讲究社会关系,而宗教讲究精神信仰。
想到这里,付刚也不确定了。
如果儒家的秩序与宗教的秩序都是对未来社会形态的设想,这也未尝不可,显然儒家的秩序在当时那个年代,比宗教的秩序更先进,或许宗教也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吧?
所以说,每个问题都要不断去思考。原来付刚以为宗教代表奴隶社会,但如果按照上面的思考方式来看,宗教也可能与儒家一样,都是对奴隶社会的否定,对新型社会的探讨。
而且在华国建国之后,毛对封建思想一次彻底的决裂,虽然现在还有一些思潮,但不是主要潮流。
西方却没有与宗教进行决裂,这就是鲁迅先生说得:抛弃糟粕。
总有人说华国人被封建思想毒害,其实西方不也一样被宗教思想毒害。华国起码在思想上划清了与封建思想的界限,西方也让宗教走下统治地位,却难以割舍。
那西方人引以为傲的宗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累,是累赘,最终他们要为他们选择的道路进行买单,也要进行华国的一次彻底割裂过程。
谁知道呢?
从东西方历史的对比,以及社会类型的进步程度,与过去思想的关系来说,付刚也有他的道理。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把握,只能从历史的情况进行对比,寻找未来可能发生事情的蛛丝马迹。这些是对自我思考的一种认知,肯定不符合以后的事实,但只对现有的情况作出推论,也是对自我认知的一种延展。
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就如同没有人真正能肯定过去到底发生过什么。
对于人类社会,没有唯物,只有唯心。
你认为你唯物,这本身就是个唯心的想法。
付刚前些日子看到一个问题:怎么认知白马非马?
付刚是这样回答的:
我原以为这是个诡辩术,现在却不这么看。
每个人有不同的认知,你认为白马是马,那是你的事情。有人认为白马非马,他对自己有自己的解释,那就是他的事情。
很多事情也都是这样,认知不同,结论不同。
那么,我们只坚持自我的认知,同时也要知道,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与我们认知不同的人。
这没什么大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