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皇帝培养手册>第1218 沮鹄1

沮鹄说服他父亲沮授的理由就是——这个时候,向袁绍提起这件事,袁绍真的会听吗?

事实上,要不是袁绍最大的心病——盘踞在易京城里的公孙瓒一直没有被消灭的缘故,手中掌握着全天下最多兵力、最大地盘的袁绍早就会举兵渡过黄河,与曹操和其他地方军阀争夺中原地区,进而是全天下了。

所谓劳动力不足,就是官方在冀州刺史部的中东部地区设立的屯田,架子已经铺开,却发现在建安五年春耕之际招不到任何的劳力。

要知道,沮授亲自根据从曹操和金珏在益州境内大范围实施的屯田,根据冀州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袁绍军特有的屯田制度,而这种制度与曹操或者金珏制定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夏收或者秋收时,官府收取屯田户粮食是每亩四成,租用官府耕牛的,则收取五成。

曹操治下推行的屯田制度,是每亩屯田在收获时,收取五到六成的粮食,而金珏之下的,虽然也是五到六成,但却是固定田赋制度。

原本,沮授也有心将他制定的屯田制度修改成固定田赋制度,可是,他刚一提出这个设想的时候,就遭遇到了来自冀州本地派,以及颍川派文武大臣们一致的反对。

冀州本地派反对,还可以理解,毕竟,若是官府真得在冀州中东部各郡县境内大范围实施屯田,在用这种新的屯田制度,必然会将非常多被世家控制的佃户吸引到屯田营去。

原本,官办屯田只收取四到五成的粮食,就已经被很多地方世家豪族收取的田租低了一成到两成不等,若是在改成固定田赋的话,这就等于是在掘冀州本地世家豪族们的根基。

届时,那些郡县内,恐怕再无任何百姓再当他们的佃户了。

而没有了佃户,地方上的世家豪族们手中就算是掌握着再多的土地,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颍川派官员为何也反对,原因很简单——利益。

因为明眼人都能够看出,一旦沮授提出的新屯田制度在冀州大范围推行的话,成功就是必然的,但是,在收获巨大成功之后,好大喜功的袁绍一旦从中得到了甜头,就必然会在他现在,乃至以后控制的地盘内继续大范围推广这种屯田制度。

事实上,现在荀彧在颍川郡实施的屯田,虽然也得利的,但是,与金珏在益州三巴三蜀六郡境内实施的大范围屯田相比,其成果根本无法企及。

这是因为,荀彧实施的屯田是相当温和,他在颍川郡内,既没有强制收取被地方世家豪族巧取豪夺的土地,也没有从他们手中争夺佃户,只是利用战乱空出来的闲置土地,以及从曹军控制豫州其他各郡县境内的百姓。荀彧就是靠着他自己强大的能力和在民间的声望,让那些被强制迁徙到颍川郡的百姓心甘情愿地进入到屯田营,接受他选拔的屯司马或者屯田校尉们的管辖。

若是按照沮授的设想,将来,袁绍军真得一统天下,天下各个州郡县内的土地全都变成了屯田,那么,如此一来,颍川籍那些为袁绍效力的世家之人,将来又怎么壮大自己的家族呢?

因此,想要阻止袁绍起这样的念头,唯一有效的做法,就是提前阻止沮授制定的屯田制度的施行,起码是部分。

冀州本地世家官员和颍川派官员心里面其实也都清楚,屯田制度在冀州境内推行,既是他们阻止不了的,也是势在必行的。要想阻止沮授,就必须尽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阻止屯田在冀州境内的效果不那么显著。

与荀彧相比,沮授虽然在冀州也算是名士,但是,他岂能及得上荀彧呢?

荀彧成为天下第一名士,不仅仅是出于他自身的能力,也是出于他所在世家几代人的努力,要知道,荀彧的祖辈,以及父辈,在颍川都被当地人称为颍川八龙,虽然他的族叔荀爽那一辈真正出名的其实并不多,被列为第二代颍川八龙的,有几个只能算是滥竽充数之辈,别说是荀彧荀悦,就连荀彧的几个哥哥弟弟都不如。

但是,有祖辈那第一批颍川八龙打底,使得整个荀家不光是在颍川郡一郡,在豫州,以及周边地区都闯下了偌大的名声。

这里要说明,荀攸虽然年纪比荀彧大,但是,他的辈分却比荀彧和荀悦他们低了一辈。

而与金珏相比,沮授自己就是冀州本地的世家,他岂能,以及岂敢像金珏那样,向冀州当地的世家举刀呢?

最终,在诸多谋士和武将们的一直劝阻之下,袁绍半否定了沮授制定的屯田之地,只准许沮授在实施屯田制度的时候,只能在收获的时候,比曹操在兖州实施的减少一成的田赋。

而在那之后,沮授就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劳动力短缺,而且,还是极度短缺。

冀州本地的世家豪族和富户们都不傻,他们知道一旦沮授在冀州实施屯田,必然会影响到佃户,故而,他们抢先告知自家的佃户,从今年,也就是建安五年开始,主家开始减租一成到两成不等。

其实,经历过黑山军之乱后,冀州本地的世家也开始意识到百姓的重要性,尤其是青壮年的多寡,没有了青壮年,也就没有了为他们种地创造价值的佃户,单靠老人或者妇孺,根本无法耕种那么多的土地。因此,事实上,在建安五年那一年,冀州境内收取佃户三成的世家豪族占到了绝大多数。。

而其中唯一的例外,就是审配所在的审家,审配是魏郡阴安县人,阴安县位于冀州魏


状态提示:第1218 沮鹄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