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的。”米嘉说,“我捐十万块修路!”
“修路?修路是村里的事,不用捐那么多,随便捐一万几千块意思一下得了。我们姓米的在村委会没人,不要对村里的事这么上心。”米太爷说。
“啊?”米嘉没法子理解这是什么思考方式,在村委会没人,就不要捐钱修路?
“我说的是修族谱。”米太爷说,“我们小坑村米家已经好多年没修过族谱了,还是在我小时候修了一次。”
“不是大桥村吗?”战兰听糊涂了。
“我们原来是小坑村的,后来这里修大桥,有部分人就搬了过来住。我们米家就是那时候搬过来的。”米嘉父亲解释。
“对,小坑村还有些姓米的,人不多,我们这边才是主流。”米太爷说,“但是族谱还显示我们是小坑村米家,所以必须尽快修族谱才行。”
“还要多少钱呢?”米嘉父亲问。
“我问了一下人,如果简单修一下,只要五六万,族里经费已经够了。但如果要寻访族源,那起码要五十万。”米太爷说。
“怎么要这么多?”米嘉吓了一跳。
“我们要从米芾一路修下来啊。”米太爷说,“米芾是湖北襄阳人士,后来定居润州,他的后人又迁去哪里,我们先祖怎么到小坑村的,和各地米姓人士的辈分怎么排,这可是大工程。”
“米芾?”米嘉问,“北宋那个很出名的画家米芾?我们是米芾后人吗?以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姓米的最出名就是米芾了,只能追到他头上。”米太爷说。
“就是没证据随便认的吗?”米嘉问。
“都这样修的,再说你能证明我们不是?”米太爷说。
这个的确证明不了,米嘉无话可说,只是总觉得不对劲,米芾最出名就认米芾做先祖?这不是乱认祖宗吗。
“米芾的儿子叫做米友仁,倒是和你们先祖的名字差不多。”张之硬是找了个理由。
“这怎么对得上。”米嘉说。
米有仁到小坑村不过是几百年前的事,米友仁可是北宋人,距今已经上千年了。
这个倒是可以证明米嘉的米家和米芾没关系,要是有关系的话,米有仁怎么会起个和自己祖先差不多一样的名字呢。
“我认识一个先生。”战兰说,“是省政协委员,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帮人修了好几次族谱,他认识人多,大几个电话就能把源流弄清楚,不用亲自去探访,能节省很多。”
“要多少钱呢?”米太爷问。
“估计十几万就行了吧。”战兰说。
“那就只要筹集十万就行了。”米太爷很高兴,“好,现在的年轻人果然有出息。”
“这十万我们出!”米嘉父亲说。
“十万都你们出?”米太爷问,“那真是好。”
“那我们的这个源流,能不能调整一下?”米嘉父亲说。
“可以,没问题。”米太爷说,“谁出钱谁受益,这是应该的。”
“那就好。”米嘉父亲笑得十分开心,“太爷中午在这里吃顿便饭吧?”
“不吃了,你们自己家里吃吧,我得回去整理一下族谱相关的东西。这事越快越好,我都九十九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双脚一蹬就没了,得抓紧时间。”米太爷说。
“米太爷长命……至少一百二。”米嘉父亲险些把长命百岁说出来。
“承你吉言。”米太爷说,“先走了啊。”
“我送你吧。”米嘉说。
“不用,就在隔壁,我还想多走走呢。”米太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