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贞观祸害>第193章 传承(1)

“您到底什么意思?”马周一脸求知欲旺盛的乖宝宝表情。

“很简单啊,你们想想,从一开始,无论是茶楼,还是商楼,都是为富人服务的。普通百姓压根进不去茶楼和商楼。”

俩人点头,确实,商楼不用说了,那里面卖的全是奢侈品,算最普通的新式家具,那也不是平民买得起的。至于茶楼,里面看似只是喝茶吃饭听书下棋的地方,但是因为档次的原因,那里面的价格别的地方贵的很多,算是听书,都不是普通百姓能待的地方。当然,听书将来肯定是要走进百姓的,走进普通的酒馆茶馆,毕竟说书的最初目的是开启民智。但是那得等说书人足够多了以后才可能实现。

对于书茶馆,杜构打算学习后世的德云社,不管别人的怎么评价老郭,但是老郭的那些处事之道,当真有些道理。杜构打算让罗炳堂先教出一些弟子,然后等时机一到,则开馆收徒。按照规矩,弟子出徒后,要先在书茶馆实习一个月,如果得到观众的认可,则可以正式出师,出师以后,需要在茶馆无偿说书一年到三年,即报师恩。一年或三年以后,可以独立自主,或留在古道茶馆,或外出自立门户,这都可以。这些徒弟的使命是将说书发扬光大的同时,引导百姓向善,开启民智。

至于罗炳堂,杜构以后会将古道茶馆单独分出一些股子给他,古道茶馆也将是以后大唐版德云社的根基。不过,罗炳堂将会成为说书人的祖师爷,天下说书人必当以他为尊,他也有义务引导天下说书人以善为本,说书人的一张嘴,必须得有人管住了,要不然必出大乱。

杜构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打下一个基础,他以后的产业,不管是做什么的,绝不与普通百姓争利。像说书,古道茶馆只赚达官贵人的钱,普通百姓的钱则让徒弟们自己去打天下。

杜构这么做,不是假清高,也不是图个名声。而是他一直想做的,是从达官贵人手里掏钱。贫富差距是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避免的问题,尤其是阶级森严的古代,贫富差距更是如同天堑,穷的穷死,富的流油。杜构想把古道商盟,打造成一个转站,将钱财,从富人手里拿过来,然后通过朝廷和慈善基金会,在反哺普通百姓,慢慢地缩小贫富差距。

这也是杜构一直致力于经商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个事,除了他,别人都做不了。尤其是在反哺百姓这件事,必须要小心翼翼,慢慢布局。简单来说,是无论是富人还是qióng rén,都没有无偿奉献和不劳而获的权力,杜构虽然想从富人手里掏钱,却也是通过经商,公交交易。那反哺百姓,也必须让他们用劳动和智慧交换,合理分配。如果胡乱施恩,万一滋生百姓理所当然不劳而获的心理,那慈善将不再是善。升米恩斗米仇,这个度,也只有阅遍千年历史、看透王朝兴衰、世间百态的杜构,才能从容地掌握。

这是一个百年大计,是一个杜构打算用一生来实现的谋划,不过这个谋划太复杂、太超前也是牵扯太大,所以,杜构不能和任何人说,这事,只能憋在他自己的心里,自己去承受,或许后世会有人在史书给他一个公道的评价,但是,无论所谓,杜构不在乎。

没管马周的刨根问底,杜构直接说出自己的谋划。

“竹纸那边应该问题不大,只要不出差错,一定能成功。所以,你只要把好关好,你主要的任务还是在这里。竹纸是给普通百姓用的,只能用于普通的书写,但是对于练习书法、绘画之类的,还是以宣纸最佳,但现在的宣纸,不但制作复杂而且品质也不是特别好,所以,我需要你根据竹纸的工艺流程,来改造宣纸,造出工艺更简单、品质更好的宣纸。”

杜构研究唐朝的宣纸发现,现在的宣纸和后世的简直是天差地别,根本不是yī mǎ事。后来打探之下才得知,这时候的宣纸,只是代表宣州出产的最乘的纸,而不是后世远近闻名的宣纸,最根本的区别,这两种纸的制作材料都不一样,这时候的宣纸,只是质量乘的楮皮纸。

“宣纸?这个,对于宣纸的制作,我也是一知半解。”胡说有些脸红。“宣纸是宣州的特产,每年除了进贡,对外只出售很少一部分,也只有各大世家能额外得到一些。而且,宣州那些造纸工匠把宣纸技术藏得很深,据说所有的工匠都是家族子弟,而且世代传男不传女,所以,除了宣州,别的地方根本不懂如何制作宣纸,算仿制,质量也远远不如宣州的宣纸。”

“这个我也有所耳闻。”马周脸有一些不平。“宣纸对于读书人来说,是很珍贵的,尤其是一些最等的宣纸,更是不对外出售,只有皇室和世家才有机会用各种利益换取一些。”

“哼,这是垄断,华夏千年的传承手艺为什么总是失传,是因为这些鼠目寸光、只知道敝帚自珍的家族,一点点给断了传承。所以,咱们才要研究造纸术,既然他们敢玩垄断,别怪我将他们釜底抽薪。”

杜构其实对这些家族的做法,不是特别反对。其实,在没有专利法的古代,这些技术是一个家族的命根子,保护的再好都不过分。但是也不可否认,正由于他们这种过分的保护,使得一项项手艺不断地失传,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不知埋没了都说优秀的技术。每每想起,杜构都觉得可惜,杜构现在也在想办法将这些传承都能延续下去,但是在这之前,他需要给这些人一点危机


状态提示:第193章 传承(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