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殷大帅前往寂灭山谷唤醒天武王之际。
殷明也将而今天元城内剩下的文道弟子全部派遣了出去。
如俞游,褚青等人。
而今八国之中,文道传承仍有不少阻碍。
在天武王彻底被唤醒之前,殷明需要彻底让八国安静下来,让世人接受文道。
只有这样,让能给鬼,妖,魔三族以足够分量的震撼。
也只有这样,殷明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联合人族所有力量。
于是,天国,宙国,荒国,玄国纷纷掀起保卫文道的浪潮。
天国,玄国自不必多说,两国黄帝对文道都是明确支持。
而宙国与荒国,女皇与老皇帝对文道虽仍旧持保留态度,但这并不妨碍文道在两国中引起的热潮。
当文道与朝政发生冲突,当文道遭到地方势力的打击,两国文道中人联合天元城前往的殷明弟子开始了一轮浩大的反击。
兵家与法家向来严酷。
一个是铁血戎马,一个是陟罚臧否。
所以这两国反对的声音尽管很大,但两国黄帝并没有明言反对,于是文道中人的反击成效显著。
到最后,仅剩唐国。
于是,世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杨子铭与剑圣一战之上。
只是他们两人并不知晓罢了。
文道与武道究竟谁强谁弱,至今尚未有一个确切的评定。
但武道无法救世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因而世人只得将希望寄托在文道之上。
于是杨子铭与剑圣一战,就变成了文道与武道的终极一战!
杨子铭望着虚空中一动不动的白元禹,心中此刻尽是清明。
刚才白彦一剑已经帮他测量出了白元禹深浅。
正如白彦之前所言,白元禹武道修为虽高,但他的剑招修为却并不在白彦之上。
刚才的对决,表面上看白彦是口吐鲜血落败,但在场的人心中都清楚,白元禹已经被刚才那一剑逼到了绝境。
此刻他面无表情如此矗立,看上去若无其事。
但众人都能感觉到白元禹体内内力的窜动。
那是一种忐忑不安的情绪导致内力无法安定,想要挣脱。
“上天有好生之德,儒家弟子首重仁义。”
“你若知错悔改,或还有挽回的余地。”
杨子铭忽的出言劝到。
无论是祝明飞还是白衣等人,闻言均是一惊。
他们不知道杨子铭此言究竟是何意。
难不成还想让白元禹低头认错吗?
让临溪剑派的剑圣认错?
这怕不是在做梦吧?
还有,刚才不是还生死一战吗?
这会儿怎么了?怎么就还有挽回的余地了?
四人脑中都是一万个为什么。
场中唯有白彦明白。
尽管他并不是儒家弟子,可是他却清楚的知道杨子铭的用意。
白元禹屠杀儒家弟子的确罪无可恕。
可杀了白元禹,甚至将临溪剑派灭门又能如何?
的确,可以换得儒家弟子的希望。
但杀了他们,却并不能让死去的儒家弟子复活。
而要想为儒家带来希望,真正大义的做法是让白元禹低头认错,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看到儒家仁义。
如此一来,天下谁人不识儒家?
这样做带来的希望难道会比杀了白元禹带来的希望渺茫?
恐怕不见得。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杀戮的确可以解决问题。
但有时候,有些事却并不见得需要杀戮来解决。
正如当下。
祝明飞正要说话,却被杨子铭摆手打断。
只见杨子铭的灼灼目光只盯着白元禹,等他一个回答。
白衣等人也将目光转到了白元禹身上,他们的脸上满是惶恐,也不知为何。
“呵呵...”
“好一招釜底抽薪...”
话音落下的瞬间,白元禹手中剑锋已至。
剑光掠起万丈,掀翻了虚空之中的文气,直指杨子铭咽喉!
这一剑,已经表明了白元禹的态度,这就是他的回答。
于是,杨子铭不再多言,电光火石间或许他也没时间多言,手中湖笔骤然上提。
只见一个大大的“儒”字出现在虚空。
而后,林南城儒家书院之中儒生学文的画面顿时浮现。
只见得宋卫方与一众弟子席地而坐,共同钻研《书》经。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梨想历万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分命羲仲,宅嵛夷,日旸谷。”
......
“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最后一句乃是殷明评注。
郎朗诵读之声恍如九霄之上的星辰微语,引人入胜却又令人无法捉摸。
于是,白元禹手中归墟剑上的光泽忽的黯淡了下来,一时间竟无法穿透。
杨子铭顺势出手,《书》经在虚空构成一片星辰,那是羲和梨想万象。
浩瀚星辰闪烁着灼灼光芒,一时间照耀天地,沐浴世人。
接着,一股宏大的气息从星辰画面中传出,文气斐然间,有丝丝缕缕的生机出现。
千万星辰之中幻化出无数生命,鸟兽飞鱼,奇花异草,还有人灵。
这些生命在文气之中卓然生长,散发出一道有一道生气,与文气相容。
下一刻,杨子铭提笔写下一句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言简意赅的诗文一经出现,虚空中的生气于文气便顿时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