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墙的北面这一段上,数十门火炮正在交替轰鸣,震得脚下的城墙都在颤抖。王安略有些激动地跟在熊廷弼的后面到城垛去观看战况。
就见离城不太远的地方,炮弹所到之处,爆炸后带起横飞的肢体。那血肉横飞、落在白雪上的景象,衬得城下仿佛如人间炼狱,看得王安两股战战。
熊廷弼看了一会儿地对贺世贤说:“停一半的火炮。不然咱们支持不到明年建奴撤军。”
贺世贤立即传命令下去。
减了一半的火炮后,建奴派出来攻城的步卒,立即就有不少靠近了城墙的。这些人接近城墙后就把衣服兜的泥土倾倒了,然后迅速往回跑。
熊廷弼指着城下冲锋在前面的军卒道:“王内相,你看这些人,都是辽地被俘虏过去的百姓。建奴驱赶他们来消耗我们的□□、箭矢,这攻城的手法与蒙古人灭南宋的时候何其相像。”
王安点点头。蒙元侵宋的时候,就是驱使汉民堆土,等到了与城墙一样的高度,那些在马背上长大、骑射功夫远超汉族的蒙元军卒,凭借比汉人更强的箭术去射杀守城的宋卒。
那些守城的军卒先是舍不得射杀堆土的汉民,然后在失去了城墙居高临下的优势后,很快就被蒙元的箭矢压得抬不起头。蒙元再驱赶汉民先登城……一座座有着坚实高厚城墙护卫的城市,不知道有多少就是这样被蒙元攻破,然后沦为蒙元烧杀奸掳乐园的。
熊廷弼指着那些奔忙不休的汉人道:“老夫若是怜惜了他们这几万人,城里将士和百姓就要遭殃。失去沈阳的防护,辽阳也保不住,他们这几万人就是整个辽东的掘墓人。老夫若是对他们有怜悯之心,就是助辽东变成建奴的天下。让辽东这片热土上的几百万辽民,成为努/尔哈赤的新奴隶。”
熊廷弼说罢伸手要来一张劲弓,拉弓搭箭,就见弓开似满月、箭走似流星,立即就射中一倒完土、往回奔跑的汉人背部。王安看着倒地的汉人在挣扎、扭动,心里突然觉得有些不舒服。
熊廷弼又射出几箭,每箭都是正对着往回跑的汉民。箭箭不落空。他抽空瞥了一眼抓住城垛的王安,略带些讥讽地问道:“王内相可是不敢看了?”
王安立即摇头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突然觉得不说几句,可能熊廷弼会误会自己。便赶紧补充道:“经略见地极是。这些人为自己的能够苟活,不顾城里的同胞,该杀!若是咱家有经略这样的箭法,定也要一箭一个,杀尽这些狼心狗肺、出卖同胞的人。”
熊廷弼得到王安的认同,高兴起来。他吩咐贺世贤说:“再减一半的火炮,调□□手对着往回跑的人射击。要射的好的,顶风费力,别浪费了老夫的箭矢。”
贺世贤立即叫了□□手上城墙,对着地下兜土后往回跑的汉民拉弓,基本箭箭不见落空。小半个时辰后,再也没有敢靠近城墙的汉民了。
督阵的建奴将军斩杀了几个汉民后,那些汉人勉勉强强地往前跑几步,然后就一边往回退一边倒土。
熊廷弼也不管是不是迎着北风,哈哈大笑道:“都是怕死鬼。”
王安点头,这是考验守城将领的心智呢。稍微有点儿心软,等云梯立起来,这些汉民登上城墙,就是宋元历史的再现了。
被熊廷弼斥为说了糊涂话的那人,就是留都的户部尚书汪应蛟,在京师和南京两个六部官员合并后,到户部任侍郎。
对于有两个六部官员的设置,朱由校不知道该怎么说朱棣。迁都就迁都呗,非要在南京再留一个预备役的准备。准备随时再回去?难道光是皇帝回去,把京师的六部官员都扔下吗?而且多一个人就要多掏一份薪俸,这要是给朱元璋知道儿子要多发一半的俸禄,还不得心疼得再死一次?
简直是不孝。
不过也亏得神宗皇帝怠政,缺人也不补,南京在职的官员也不是满岗满员,不然裁撤一半下去,真的会让吏部很难做的呢。
两京官员合为一体的消息,在礼部正式发文给南京后,很快就传遍了朝野。那些已经在光宗时候就接到朝廷起复令的前官员,除了像赵南星离京师近立即到位的、在途中中,还有一部分按着既往的惯例,一面在家乡父老羡慕惋惜的神色里,坚决地表达着自己绝不再去朝廷就职的心愿。另一面还在等着朝廷再下第二次、第三次的起复令,以摆足不是自己要当官、而是朝廷离不开自己、是再三催促的、不容人推辞的天子征召、才“勉强”回京师的,听说留都的官员合到京师六部的消息,也顾不得在家乡矜持地摆架子、等着朝廷再三催促了,急匆匆地在腊月里赶到京师。
先到吏部报个到,然后再亲朋好友走一圈。可是吏部新出台的政策对前官员犹如晴天霹雳,来一个报到的,填表的时候就打傻一个。
吏部迎接他们的是板着脸、不接受任何宴请和“意思”的考功清吏司主事薛三省。就是那批在光宗登基后接到起复令、却在光宗的儿子登基大典后赶到京师的,也发现了再就业的岗位,选择的余地不怎么样。
首先空缺的职位要先安排从留都、中都过来的在职官员,然后才轮到他们。让每个人都在惋惜,果然是离开朝堂久了,跟不上京师的变化了。
这变化就是薛三省对每一个到吏部报到的前官员,都会递上一式三份的表格,让他们填写清楚进学前的家产(主要是耕地)、进学后有没有接受献田、有没有接受投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