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大魏篇之白驹苍狗录>第二十章 邺郡高陵、老将埋骨

魏黄初三年,春二月。

皇城之西,神虎门北,陵云台之上。

皇帝曹丕眺望着皇城之外的山水、民居,还有不远处繁华的金市。老臣于禁随立身后,眼中满是沧桑。

“于叔父”曹丕竟直接称于禁为叔父,他并未回头,轻声说道:“你还记得吗,朕儿时八岁那年,想要学骑马,可就是爬不上去,当时还是于叔父抱着我上了马”

“陛下”于禁闻言,当下百感交集,竟是涕泗横流,伏倒在地。

“于叔父,快起来吧。”曹丕扶起白发苍苍,面容憔悴的于禁:“你可知,脚下这陵云台,是怎样建成的吗?”

于禁低首,静静听着帝王讲述。

“陵云台,在建造之前,先有能工巧匠,称量四方所用木材之重,使其分毫不差,这才搭建而成,高台之上常有微风,而这高台竟也时时随风摇动,但是却不会倒塌,于卿可知为何?”

“请陛下赐教。”于禁颔首静听。

“高台危而不倒,皆是四方之木合力相持之故。高台犹如江山,时时便有坍塌之险,因此便需如同爱卿一般的良木来支撑啊。”

“陛下”于禁听了这番话,哽咽感动,拜伏在地:“臣一败军辱国之人,有何德何能,竟如此承蒙曹氏世代厚恩!”

“于卿请起,古时曾有秦穆公大将孟明视、晋国大将荀林父,都曾遭遇惨败,但其气未馁,遇挫而勇,皆创下不世功业,名垂后世,于卿又为何不能成为我大魏的孟明视、荀林父呢?”曹丕躬身扶起于禁:“听闻此番刘备征吴,正与吴侯相持不下,而吴侯又有与我大魏结好之心,因此朕想派遣一名使臣前往江东,促成盟好。于卿既常年身处东吴,自然是合适的人选,不知可否愿往呢?”

“既然陛下有命,禁自当百死不辞,不过,臣临行之前,有一请求,还望陛下恩准。”于禁叩首于地:“臣想,前去邺郡高陵,祭拜一下先王。”

北郊,尚未散尽的寒意,随着春风,吹入长亭。

于圭为父亲添着温酒,似乎是不愿过早的说出临行前的告别,父子两人就这样,举樽沉默了好一会儿。

“圭儿,时辰不早了,饮下这樽酒,为父便要启程了”于禁一仰头,便一饮而尽。

“父亲”于圭顿了顿,却没有再说什么,他笑了笑,举起酒樽,也是一饮而尽:“保重”

“好。”于禁置下酒樽,起身离席,就如同于圭儿时送父亲远征一般,于禁这一次,也像往常一样,没有再回头。于圭就这样,目送着父亲年迈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了北方的微风之中。

于禁并没有让随行的扈从一并北上,而是自己独自一人,信马由缰。

一路上,他看到了曾经伴随着先王踏平的江山,看到了战火平息的祥和中原,自己曾经的梦,不就是这样的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只是,没有人会记得自己这个曾经的将军吧。

于禁取出随身携带的北方夏鸡鸣酒,这是北方百姓最常做的酒,他美美的饮了一口,这北方的风,这北方的人,还有这北方的酒,于禁不禁轻声说了句:“久违了”

邺郡,高陵。

数年前,一直待自己如同手足的先王,这世上自己仅存的知己老友,便在这北方逝去,埋葬在了这邺郡。

于禁望着先王的高陵,慨然长叹。他取出身边的酒,祭洒于地。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孟德,看到如今的天下,你我日后,都可含笑九泉了吧”

高陵的祭祀庙屋,虽经受了数年的风霜雨雪,但看起来仍极是巍峨。

那厚重的庙门,石街上青绿的苔痕,还有那高高在上的先王灵位,都让于禁恍然若失。

他静静的看着庙堂内的一事一物,蓦然瞥见了那墙壁上不久前的增添的壁画。

那壁画内容,正是当年关羽水淹七军,庞德宁死不屈,而自己则跪地乞怜求饶

“陛下啊陛下,你这又是,何必呢既然想要老臣死,又何苦如此机关算尽!”

于禁咧嘴苦笑一声,一口鲜血喷涌而出,跌倒在地!

虽已入春,可吹入洛阳的北风却依然如此寒凉。

益寿亭侯府中,于圭仔细的看着从邺郡寄来的信简。

这是父亲的遗书……

于圭似乎是不敢相信,他颤抖着拆开信封,望着信中那熟悉的一笔一画,那笔画就像是一刀一剑,刻在心尖一样让人痛苦。

“念此一生,老夫再无留恋,唯念吾儿,心无所怨,尽心为国

于文则,绝笔……”

过了良久,于圭终是难以抑制悲伤,伏地痛哭起来。

:《世说新语》中记载,最早建于魏文帝黄初二年。

:《三国志·魏书九》:“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

:《三国志·魏书九》:“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


状态提示:第二十章 邺郡高陵、老将埋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