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公诉先锋>第二百二十一章 无间者不死
这些民营企业家,如果消灭公有制真的有效,在邓公推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何至于几近崩溃?”

听到这,张睿明默然无语,他知道王英雄所说的是对的,他也知道国企领导大部分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物——屁股不同,想问题的角度也完全不一样,如果是国企的领导,在耍权术之余就是这么想着如何从这厂子捞钱了,再加上官僚化的体制对企业活力的伤害,国进民退的津药化工,最后的命运很可能就和它的前身——津创硫化厂一样,在死气沉沉中消亡。

王英雄知道张睿明没办法回答,他此时神情又突然有些落寞,自问自答道:“……算了,就算我在也没用,这厂子在我手里也活不过来的,现在全国的民企都活不了了。”

“叔,别这么悲观。”

“不是悲观,是血淋淋的数据如此,我上次就和你说过,不是我自己想去省这几千万块钱,我不想去赚这个黑心钱,是没办法啊!都是现实所逼啊……但凡我有一条活路走,我也不会这样,如果不是当年西江区强行要求我们搬厂区让我们白白折腾一顿,如果不是必须留在西江区,我们也能去条件更好的省市,如果搬厂不是由企业出资,我们就能省下钱当年就技术升级,如果14年搬厂时直接同意我们津药化工可以买断土地,如果我们可以轻易的贷到款,也不会有后面这些事,而如果我那套自研的循环系统真的那么有用……这里面,我起码有6、7次机会都被耽误了,但凡其中有一次我们能有选择的机会,我们都能早点买进国外的循环处理系统,就不会落到现在这般地步了,睿明啊!真不是我没眼光啊!我几年前就看清楚了!但是老天爷不给我活路啊!这还只是我们企业内部的问题,你再看看外面的压力:税务、环保、经侦、工商、城管、甚至街道,谁都能收拾我!《公司法》《税法》《反垄断法》这个法、那个法,我却只看到了“死法”!”

张睿明彻底沉默了,他知道王英雄的情绪已经崩溃了,刚刚这番话他说到后面,语气几近咆哮。

这就是“去留两难,来往皆苦,是为无间。”

在这命运的重压之前,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资源型调整”这些高大上的名词背后,每个民营企业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交?还是不交?

在王英雄眼中,这不过又是另一个1956而已。

很奇怪,在这个时候,张睿明也突然感到一阵自责,是自己做错了吗?

他调整心绪,继续试着说服道。

“叔,不是这样的,现在你是没看到上面的新风向,现在中央已经开会了,上面已经在转变对待你们民营企业的态度,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的出*台政策,像我们津港就出*台了“新十条”——津港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东江市出*台了“35条意见”等等等等,都是在全力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实际举措,连我们检察院都天天在下文件,都在号召“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企发展”……国家已经看到经济形势下行了,都在努力改变现状,支持你们,王叔,你在这里好好改造,我和父亲也会替你照顾好家里的,努力减刑,等一年后你出来,我们张家一定会全力支持你东山再起的……”

这些话说到后面,张睿明有些支支吾吾,主要是因为尴尬,毕竟是他自己亲手把王英雄送进来的,虽然他在不断告诉自己:这都是王英雄咎由自取,他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必须要大义灭亲,但此时再安慰起这老人时,还是不免感到一些心虚。

“……算了,你就不要讲这些了。你见过狼把肉吃进去后又吐出来的吗?”

“什么?”

王英雄没理会张睿明的疑问,这时他背后墙上的电子计时器响了一下,提醒他这次探望时间就要结束了,王英雄最后问道:“张睿明,你知道为什么我在庭审的最后时刻突然当庭承认你们对我的控告吗?”

“啊?……”

“我躲不过的……你们以及你们背后的那些人,以及那些人上面的那些人,他们不会放过我的,我躲不过这一劫……不,不止是我,是所有我这样的民营企业家……”

老人自嘲一般讪然一笑,嘴巴张开,却殊无笑声。仿佛一颗即将死去的枯树。

“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

张睿明枯坐在办公室,桌子上摆满了这次荆沙河污染案的卷宗,在今天的整理检查后,马上这些厚逾书本的案卷就要归档,锁进档案室厚重的铁门内,在很多年内,都不会再被翻开。

望着这改变了无数人的案卷,即使再厚张睿明都觉得不真实,他脑海里一直反反复复的想着王英雄最后的话语,离探监已经过去有几天了,但那句“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张睿明这几天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这个时代,如何才能为国为民的做点好事的同时,又能全身而退?

脑袋里塞满了这些宏大命题,让张睿明简直觉得自己不只是是个小小的民行科检察官,感觉自己正坐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席上,开口就是人与自然。

而当他把这些感慨和民行科的同事们交流时,换来的只是阵阵白眼。

张靓这些小年轻倒完全没这些烦恼,每天的光考虑今天的唇色搭配什么口红,就已经让她非常头痛了,还考虑如何“为国为民”?

拜托!女孩子,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一章 无间者不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