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江山业>174.为限权兰相谏启三堂会审
其锋锐伤及自身便弃之不用或折其锋锐。听风小筑的重归令群臣惊惶抱团,故而兰卿睿如今率群臣逼谏不过是为自保。倒是柳言萧初初重归便锋芒毕露,若不加以制衡,将来难免会有割手之患。

思至此处,萧锦棠心下已有筹谋,他敛下蹙起的眉峰,上前几步行之阶陛之下,竟躬身亲手虚扶住兰卿睿的胳臂。他看出了兰卿睿眼中的惊疑,因为兰卿睿在与他对视之时再看不清萧锦棠所思为何,留给兰卿睿的只是一潭深邃至莫测的碧色。萧锦棠将兰卿睿扶起,面上一扫方才冷厉沉肃之色,他甚至微微颔首以示对兰卿睿的尊敬。

“太师所谏极是,此案事关国祚,委实不可贸然定夺,既然群臣皆附议,那便依太师之谏择日行三堂会审定案。”萧锦棠说着顿了顿,再开口几近可称柔声和颜,与方才的冷厉满面近乎判若两人:“方才是孤心忧国事故而太过急切以致忘了师生之别,还请太师莫要见怪。”

楚麟城见得萧锦棠怀柔行事,立刻暗作手势命殿上金吾卫收刀归鞘。一时之间,宣政殿上那令人压抑的肃杀之气尽数敛去,在看不见的地方,兰卿睿在刀光之下都不曾颤抖的身体却在萧锦棠的柔声关怀中颤抖了。他不敢再与萧锦棠那双深不见底的瞳对视,在那双瞳里,他看不见任何喜怒亦或是激动之情,那潭平静无波的碧色比他唇畔丝混沌笑意更令人无端的心惧,在那一刻兰卿睿一致自己早已一败涂地,他终于明白了萧锦棠的可怕。

楚麟城抱着枪站在殿门的梁柱旁看着二十余步之外的挚友却是笑了。他有些庆幸自己是那为数不多了解过萧锦棠的人。他明白萧锦棠在无人可见之处用他的隐忍一次次磨炼自己的锋芒,在初见之时,他就看见了萧锦棠眼中那即将燎原的星火。这一幕楚麟城记了几十年,哪怕自己老的连路都走不动时,他还记得今日萧锦棠向自己投过来的,带着燎燎雄心和希望的目光,那是他们一生追寻的期冀,亦是一生理想的开端。

而楚麟城的笑意除了萧锦棠之外无人得见,群臣见萧锦棠如此礼待兰卿睿,心下虽自有思量但不仅多了几分诚服之意。阶陛之上的定国大长公主见诸事抵定,便上前两步,振袖朗声宣道:“陛下决断英明,实为我大周国祚之幸。但因今年北地又起雪灾,陛下心忧百姓寒苦,故于即日起,欲提前去往护国寺为国祈福直至年节后归宫。而朝政要事,则于护国寺三日一次朝议,不知诸位爱卿有何异议?”

“陛下心忧国祚离宫祈福,实为我大周百姓之幸,臣等拜服——”听得定国大长公主亲口宣令加之萧锦棠所显手段,群臣自是对之又敬又惧。萧锦棠此时贸然离宫虽不和礼法,但只要打着为国祈福这名号就无伤大雅。早一月去晚一月去又有何妨?再说这满殿金吾卫虽将刀收了回去,但刀锋出鞘人头落地可就是一瞬间的事儿,现下连兰太师都服了软,那他们还上去凑什么热闹。

但文官所想却不代表穆钰所想,穆钰虽跪伏在地却面沉如冰。他委实没想到萧锦棠竟敢当朝废了自己妹妹的垂帘听政之权,萧锦棠此行虽主要针对兰卿睿,削了他的丞相之权,但这事儿上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可是自己。萧锦棠贸然离宫,想必是怕废太后之权而逼急了自己,怕这满宫等待龙图禁卫和自己在临阳城的龙图卫反了危及自己。

他跟兰卿睿到底是小瞧了萧锦棠,萧锦棠从没想过借用楚氏和定国大长公主之势来打压兰穆联盟,他比自己想的要聪明狡猾的多,明白要逐个击破渐渐蚕食。但事已至此,自己已不能通过兰卿睿和妹妹挟制萧锦棠。如今萧锦棠虽一鸣惊人,但终究还是只羽翼未丰的雏凤,他必须赶在萧锦棠羽翼丰满前完成自己的计划。

穆钰思至此处,偷偷抬头瞥向了阶陛之上,可任谁也不曾想,那皇座之侧的凤驾珠帘内忽的一阵骚动。还未等穆钰回过神,群臣便见那衣着华艳的太后忽的自凤驾之上一头栽出软倒在地,萧锦棠和定国大长公主心下一惊,随侍太后的女官慌忙将之搂起,尖利急切的声音响彻大殿——

“不……不好了!快、快宣太医!太后娘娘心疾复发了!”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哗然。穆太后有心疾之事满朝皆知,早先她虽先帝祭天之时与先帝双双昏厥令皇室蒙羞不已。然她此时骤然昏倒朝堂,明眼人粗略一想便知她此番发病定是被今日皇帝带兵废之垂帘听政之权给气的。但皇帝当朝气昏太后之事在大周建国以来更是闻所未闻,萧锦棠倒是从未想过穆太后竟会当朝心疾发作,这等意外比之群臣逼谏不逞多让,可御臣抚下他还知怎么办,这穆太后器量狭小能被自己当场气晕可真令之束手无策。

就在群臣纷议之时,定国大长公主却是冷笑一声微抬护甲,随侍萧锦棠身侧的福禄见状立刻肃容高宣:“肃静——”

群臣一听,目光纷纷转至定国大长公主身上,在那一瞬他们忽的想起,这朝堂之上虽不曾出现过圣上当场气昏太后之事,却是出现过公主带兵进殿手刃太后之事。彼时定国大长公主年方十八,封号还只是一个平常的‘静舒’。而先皇子嗣凋敝唯余一子一女,临终之前将唯一的长女送至边关历练。

而少帝幼子登基不足四岁,朝政全权由嫡母皇太后一族把持。而身为长女的静舒公主私下联合楚沈二氏带兵围京,后亲手杀掉嫡母纯敏皇太后,夺摄政之权为幼


状态提示:174.为限权兰相谏启三堂会审--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