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的后辈子弟多平庸无能,没有能让元嘉帝昧着良心继续加封的理由,因此太后便磨着元嘉帝让自己的侄孙尚了公主,期待将来大公主可以继续照拂丁家,保住丁家的荣华富贵。

太后如愿以偿了,皇后和大公主却对此极为不满。皇后出身齐家,齐家从前朝起便是有名的官宦世家。家中子弟人才济济,大多科举入仕。齐皇后的父亲,曾做过昭华太子的太子少傅,现在任内阁首辅,权势极盛。

跟齐家比起来,丁家简直就是一家子破落户,别说皇后的嫡女了,就算是其他几位公主,也看不上这样的夫家。

但是,元嘉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圣旨下了之后,皇后闹过气过,还病了一回。后来元嘉帝提出让淑妃和德妃协理六宫,皇后这才“好”了起来。

因着这一件事,本来便不算亲密的皇后与太后之间,就有了罅隙。

大公主与丁睿成亲三年后,丁睿死于一次意外坠马。太后悲痛之余,竟然下懿旨令大公主为丁家守节,不得再嫁。懿旨一出,慈宁宫与翊坤宫的关系瞬间降至冰点。

这样一来,夹杂在皇后与太后之间的萧解忧便显得有些尴尬。按理说,她从小在翊坤宫长大,算是皇后一派。可是,皇后待她向来冷淡,甚至还有些严苛,萧解忧懂事了之后就以养身体为由,自己跑到西六宫的撷芳阁去住,气得皇后几次在元嘉帝面前斥责她“胆大妄为,不敬长辈”,都被元嘉帝强势压下了。

皇后不喜欢萧解忧,萧解忧在太后那里也不招待见。因为,萧解忧的祖母是先帝的嫡妻正宫,先皇后多年未孕,太后便想将元嘉帝过继给先皇后抚养,充作嫡子。可是先皇后愣是不肯松口,熬了几年之后终于生下了昭华太子,生下来后便被立为太子,死死地压住了太后一脉。

先皇后出身书香门第,长得貌美又有才华,别看太后前后为先帝生了两个儿子,先帝也从来不喜欢太后,只宠爱先皇后一人。说白了,先帝只拿太后当个生儿子的工具而已,自从太后的幼子福王出生之后,先帝就再也没宣过她侍寝。

这种积年旧怨便从上一辈落到了萧解忧的身上。太后对待萧解忧不冷不热的,偶尔还会阴阳怪气地讽刺她两句,满脸小家子气的狭隘模样,丝毫没有母仪天下的气度。怪不得齐皇后一直以来都看不上她,先帝和先皇后也从来懒得搭理她。

可是反过来说呢,这人啊,不管有美貌也好,有才华也好,有权势也好,都不如有命在最好。活得短,命没了,只能让子孙后辈眼巴巴地看着小人得志,上下乱窜,受那起子窝囊气。

萧解忧在脑子里胡乱琢磨着,突然听到有内侍恭敬地禀道:“拜见公主殿下。”

来人并不是慈宁宫里最有权势的太监张有德。

张有德是慈宁宫里的大太监,从太后入宫时就一直伺候在她的身边,是太后的心腹之人,平日里连元嘉帝都要给他几分脸面。

像萧解忧这种不被慈宁宫欢迎的客人,张有德根本不可能亲自到门口来迎她。

萧解忧也不在意,扶着十灵的一只细长玉手轻轻地抬起:“免礼。”

“太后娘娘多日不见公主,一直惦记着您。一早就命奴婢守在宫门口等着迎接公主呢。”内侍笑得谄媚而讨好地道。

睁眼说瞎话的本领很高嘛……

萧解忧闻言,就不由得看了他一眼。

小内侍长得唇红齿白,模样周正,衣着整齐,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他的面相讨喜,嘴巴也甜,看样子在慈宁宫里混得还不错。

萧解忧点点头,看了一眼十灵,十灵便会意地从袖口内掏出一个绣着喜鹊闹春的杏黄色荷包,轻轻地递到了小内侍的手中,笑道:“辛苦公公了,公公拿去买果子吃吧。”

那内侍顿时满脸喜色,收下荷包都没有捏捏看,直接妥帖地放进怀中,神情变得更加恭敬起来。

“奴婢丁小林谢过公主赏!”

萧解忧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小公公真不简单,自己没有问他的名字,他就赶紧找机会自报家门,想在她的面前挂上号……

等到萧解忧一脚踏入慈宁宫正殿后,她才突然想起,她前世听过丁小林这个名字。


状态提示:4.进宫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