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很快,所有屋檐上,树木上,触目所及之地都被一层厚厚的积雪覆盖。
天气也是愈发的冷冽起来,越往北方越是寒冷。这两日,北方已经传来的因为降雪量过大从而导致的雪灾出现了。
政事堂等一干重臣这个时候也都没有人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全部坐镇政事堂指挥。
好在政事堂早有预案,目前雪灾造成的灾害还不是特别的严重,应对起来倒也轻松。
和政事堂等朝廷重臣们比起来,普通百姓虽然也因为大雪的原因而有各种不便,但是除旧迎新的喜悦的气氛丝毫不受影响。
在冰寒的侵袭下,新年除夕总算是到了。
大明京师虽然冰天雪地,大雪依旧不止,气候冰冷刺骨,依旧难挡年味,火热朝天欢乐气氛。
朝中文武虽然因为京师以北等地遭受暴雪侵袭产生了一些灾难,面对新年也是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这一天,所有人都很忙。
玲珑身为大明皇后,且这是她自被封为皇后后的第一个新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她也是非常忙碌的。
皇室宗亲,皇亲国戚,勋贵世家,文武大臣们的家眷,诰命夫人等都需要她宴请接待。虽说宴请事宜不想要她面面俱到,但是面对那么多的贵妇人们,一整天都没有空闲的时候。
再加上今年大批的宗室亲王,郡王移居京师,光是他们的家眷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即便是有沉鱼她们帮衬着,这一天下来,脸也早已笑得僵硬了起来。
后宫忙碌,身为大明皇帝的朱祁钰则更加忙碌。他一边也时时注意着北边的灾情情况,还要还要祭祀祖宗,又要大宴群臣。这其中,皇室宗亲,皇亲国戚,功勋世家,文臣武将等等,那也是要人命的工作。一天下来,丝毫不比寻常批改奏折处理国事轻松多少。
这一天,举国同庆。
、、、、、、
欢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的,转眼间,便是到了大年初一。
这一天,是朱祁钰登基的第二年的第一天,纪年为大明建新二年,黄帝历4149年,公元1451年。
新的纪元新的开始。
历史上漕运总督就始设于1451年(景泰二年),驻节于南直隶淮安府城(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全称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不仅管理跨数高官达3000多华里的运河沿线,并且还地方行政事务。
在明代和清初(1649-1659)兼庐凤巡抚,管理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庐州府和徐州、和州和滁州3州;自清末的1860年(咸丰十年)起节制江苏长江以北诸镇、诸道。而各省的督粮道,都隶属于漕运总督。
隋唐以后历代朝廷都十分重视运河漕运,以其为国家经济的命脉。自隋代开凿大运河,朝廷就在淮安设漕运专署,宋设江淮转运使,东南六路之粟皆由淮入汴而至京师。
明朝在设立漕运总督之前,1404年,永乐皇帝设武职漕运总兵,为正二品衔,率12万军队,专门负责漕运。1451年,设立文职的漕运总督,与总兵同理漕务,称为文、武二院,二者享有同等的权力。
每年年初,总漕巡视扬州,经理瓜洲和淮安的漕船过闸事宜,总兵到徐州督管漕船过百步洪、徐州洪等,同理漕参政管押赴京。
1621年,才裁撤漕运总兵,而专任文职。
每年漕船到达这里后,需接受漕台衙门的盘查,上万艘粮船的船工水手、漕运官兵在此停留,南来北往的商人在此进行货物交易,旅客也在此盘桓,更加之在这里设常盈仓两处、常平仓两处、预备仓三处、庄仓五处。
因此促成淮安城市的繁荣:“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
漕运总督的属下有理漕参政、巡漕御史、郎中、监兑、理刑、主事等级别和职掌各不相同的属官。督催有御史、郎中,押运有参政,监兑、理刑管洪、管厂(造船厂),管闸有主事。文官武将及各种官员达270多人;还下辖仓储、造船、卫漕兵丁2万余人。
眼下,因为在贵州等四地已经开始实施了一省总督制,朱祁钰自然不会再如同原本的历史上那般设置漕运总督了。
本来,漕运的事情朱祁钰也没有上心思管辖的意思,毕竟这是政事堂该管的事情。可是,漕运断粮自年前到年后如今已经快一个月了,虽说因为天气情况,非人为因素造成的断粮和漕运没有多大关系,可是漕运的反应以及以及应变能力实在是让人担忧。
对于这种做事不思变通,死板腐朽的衙门机构,朱祁钰一贯的主张就是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所以,在刚过了年,朝廷还没有恢复工作的时候朱祁钰就有意裁撤漕运衙门或者说是改制漕运衙门的念头了。
为什么会有漕运衙门这个机构,是因为大明自永乐朝迁都北京后,京师以及以北的粮食等物资的供应都需要依靠运河转运,比陆路快,消耗少。
依靠运河运输才能够稳定满足朝廷正常的行政开支和皇室消费,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漕运。因此,大运河在古代又被称为漕河。
明朝政府将元代改造取直后的京杭大运河进一步疏通,通过构筑山东境内号称“水脊”的南旺分水工程,使京杭运河具有了真正意义上贯通南北的航运价值。
此后,京杭大运河就成为大明经济流通和政治统治赖以维系的交通生命线。为了确保这条生命线的畅通无阻,不论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