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斯汀海:流浪的王者>第76章 南征、威震南朝
路逃回咸安。那时温廷在他的舅舅晋州驻守陈锋那里串门,幸运地躲过一劫。温廷恨透了白章,于是在他从身边的仆人中找到忠勇的人充当眼线,让他们在白章身边搜寻情报,等待时机报灭门之仇。”太子说:“白章那老儿这些年混的不错啊,记得当年寡人横扫秦北的时候,白章的军队不但不禁打,而且一打就退。原来他们秦国喜欢用草包当将军啊!哈哈!齐军抽出一万精锐给寡人,你看如何?”齐伯希拱手说:“末将荣幸之至,不过末将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太子攻打晋州的时候带上末将。”拉古洛说:“那是当然可以啦!齐王要去,那个温廷也要去。你去准备准备,到时候我们出发的时候再通知你。”

三月十五日上午,天气晴朗,在晋州城内张灯结彩一副节日的气氛,城中心的太守府里里外外被临时布置的金碧辉煌,这里被充作《监国大将军府》。监国大将军府南门口一个身着黑甲黄缨钢盔的披白色披风的将军伫立在门前,他唤来身边一身黑色布袍头戴红冠的副官问:“现在正在打仗,怎么能这么铺张浪费?万一这会儿北兵突袭晋州,这不成给人家送礼了么?”副官说:“回将座,这是大王的意思。大王说监国应该享有皇帝的规制,况且将座过一阵也得搬进去。”“满虎真是胡闹!我秦国靖国将军白章怎么能在帝国监国将军府办公?那成什么话?既然说皇帝规制,那么在他府邸办公的应该是帝国官员吧。”副官说:“大王的意思是让监国任命将座为帝国将军,代理军务。”白章大怒:“真是要置老夫于死地啊!另立伪朝可是招天下共讨的大罪恶,大王怎么想的?!我要:“属下已经起草了一个,将座看看可不可以?”白章从副官手里接过一个青色封皮的奏折,他打开看了看,拍了一下副官说:“小样的,干得不错,好好干回头我升你做参将。”副官恭敬的回答:“谢将座栽培。”恰在此时,一个身着黄色绸缎的老太监从监国府里走了出来,一看到白章就扑了过来,他一边走一边喊:“白大将军~白大将军~监国大人有旨!”白章听完就要走,老太监一下子跳过来挡住了白章:“大将军莫走啊,我是来给您传旨的。”白章想了想,跪下说道:“秦靖国将军白章接旨!”老太监读到:“监国大将军旨:今时局动荡,寡人考虑再三,加封白章大周帝国晋王,拜御史大夫事,行大将军事。钦此!”白章听完起身便走,老太监一路追赶,最后无奈把圣旨交给了白章将军的副官这才作罢。

白章带着副官走上街边停着的马车上,马车缓缓的向城北将军府行去。当他的车走到卖刀剑的北市的时候,他发现车停了,车外人声沸腾,他撩开帘子往外一看,竟然是一大群满身灰土的百姓。他让副官下车给他开路,副官下车之后大喊:“大胆刁民,竟敢挡大将军的车驾!”挡住路的百姓一听是大将军的车驾,立刻大声嚷嚷:“将军救我们啊!纪陵失陷啦,北军屠杀百姓,我们是逃出来的!”白章一听坐不住了,从车里起身走出车来,昂首挺胸地说:“你们原来是纪陵过来的难民啊,给本将让路,我好回府命人安置你们!”百姓们让出一条道,白章对车夫喊道:“军情急迫,你给我加快赶回府中!”车走着走着,迎面过来一队当兵的,这群当兵的分成两列把百姓隔在道路两旁,当车走到将军府的门口,白章从车上下来,他看见五个满身灰土顶盔掼甲的军官站在府门外。白章迎面走过去,对五个军官说:“你们都哪里来的?好了,都跟我进去说话。”副官引这五个军官走到一堂,白章坐在将军座上问道:“你们都哪里来的,自己报一下。”第一个报告的是一个白甲褐发长须的瘦高男子,他说:“末将是纪陵守备温浪,今天天还没亮的时候,一队北军骑兵偷袭纪陵,末将率五百军士拼死抵抗,最终寡不敌众,率残部二十余人前来报急。”第二个说的是绿甲的黑发无须青年,他说:“末将上星镇守备,今日凌晨,北军骑兵约五千人奇袭星镇,末将率一千守备军拼死抵抗,只末将与十名军士手逃来报急。”白章听到这里,说:“你们三个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就说是哪的官,怎么了就行。”这是一个满身是血的黄甲将军说:“末将壶关右先锋邵元,壶关于今日凌晨莫名失火,守将湛舍人下令扑救,却遭遇渗透入关的北兵袭击,于今日天明时关破。五千守军大多战死,仅末将一人拼杀一路侥幸前来报急。”黑甲的说:“末将夋州驻守袁金,今晨城破,唯一末将和护卫四人幸存。”蓝甲的说:“小的平陵右丞昂国忠,今天上午遭遇数万北兵攻城,城破守备关丽斯战死,命小的前来报信。”白章说:“来人啊,领五个壮士下去梳洗,安排饭食!你们五个下去吧。”副将领这五人下去了,白章吩咐手下:“来人啊!把城中的将军们招到将军府来!”白章的手下刚出门去召集诸将,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直径一米半火球冲破一堂的房顶落到地上。白章震得耳朵嗡嗡响,他提着剑大喊:“来人啊!”这时背后的方向传来四五声巨响,他从一堂的废墟中摸了出去,他看见从一堂到内堂有五个烟柱,将军府到处都是火。将军府内官差和仆人将皇失措的尖叫和乱跑,他踉跄地往马厩的方向走。白章走到马厩前,他看见马厩已经着火了,但马厩的门没有打开,他走过去把马就的门打开了,挑了一匹


状态提示:第76章 南征、威震南朝--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