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果真有个自称是杨婆婆的点了名来找毓敏。一见毓敏就亲热得喊她“侄女儿”,拉住她好久不见的激动。杨婆婆跟马峰岿说:“我老婆子从苏州来,听说侄女儿发在了孝陵。千赶万赶了两天的路,托马总管行行好,让老婆子接了侄女儿回去,一家子好团圆。”
马峰岿看向毓敏:“是你婶婶吗?你意下如何?”
毓敏打量了一下杨婆婆,头发花白,身上绫罗绸缎,一双手却黝黑粗糙,和她的脸一样。只怕杨婆婆不过是个庄稼人,临时被人收买了来做交易。若不是三保提前招呼,她绝对不应,此刻也只好点了点头。
马峰岿便也不为难,向杨婆婆比划了一下手势,要六锭银子。杨婆婆马上退两步,摆摆手,两人讨价还价了起来。毓敏转身走出门去,感觉自己像牲口一般由着他们买卖。
房里的两人,你来我往的半天,终于谈定了四锭银子。杨婆婆这就出来让毓敏赶紧收拾包袱跟她走。马峰岿送她们出山,一路叮嘱了好多遍:“明年清明前一定要回来。你是淑太皇太妃发来的人,别人不回来都不打紧。你若是不见,我担不起啊。”
毓敏冷笑一声,心里直道:你收银子的时候可没觉得担不起。也就不理会他,跟着杨婆婆直接走了。
杨婆婆领着毓敏,穿过山里小径,避开了孝陵卫。毓敏自以为对孝陵这一片很熟悉,可随着杨婆婆矫健如飞的步子,她也是晕头转向。心里正七上八下“咯噔”着,前面一顶四人小轿,看到她们,几个轿夫立即垂侍,各就各位。
“杨小姐请上轿。”杨婆婆说着,打开轿帘,座位上摆着一顶大笠帽和一套僧衣。杨婆婆拿起来,给毓敏穿上,帽子也给她戴好。
这么神秘!大笠帽外围一层黑纱,直蒙到胸襟,僧衣也是漆黑如炭。这一装扮,男女都辩不出,更不用说庐山真面目了。毓敏心里好生疑惑,可见他们几个都不吭声,便也不多问。上了轿,就由着他们走了。
不知道走了多久,毓敏感觉屁股都坐疼了,肚子也饿了,可是轿子却一直没停步。毓敏把帽子摘了下来,掀开一点轿窗小帘,偷偷朝外瞄了瞄。这才发现自己正往京师方向,可是又要进城去?但是,京师与孝陵也不是很远,若自己双腿走也早就到了,怎么走到现在?
到底怎么回事?进城去哪里?难道是皇宫?可是淑太皇太妃和允炆哥哥都不可能这般藏匿自己吧,他们直接下旨就可以啦?难道是燕王?燕王要我干嘛?难不成……,毓敏一顿胡思乱想。燕王要个女人,城里一大把随他挑,何必大费周章要自己?
毓敏此时就想跳下轿子来,可是,这只是自己的猜测。万一不是呢?燕王看起来也不像好色之徒,也许是淑太皇太妃的意思呢?唉,船到桥头自然直,且行且看吧,谁教自己的命不是自己的呢。
终于,轿子停了下来。毓敏走出来,却见前面后面停了好几顶轿子,都是和她一样装扮的人下了轿,然后大家被指引着一起走进一户院门。
毓敏抬头看了一眼院墙上的门匾,正是燕王行馆。进了门,一切还来不及细想,三保朝她走来,把她从几位僧衣里单独领进一个小侧门。进去之后,一座小矮屋前堆满了杂乱,全是些散了架的破旧门板家具,像个废弃的小天井。
三保打开房门,里面却别有洞天。外屋一张小圆桌,一张单人床,几件家什很是简洁。正对一扇堂门进去,里面书桌,大床,衣橱又都是上了深漆的老榆木,好文雅。
毓敏摘下帽子,三保即令人送了膳食进来。那是个十五六岁的小男丁,个子矮小,脸蛋却嘟嘟得很结实。三保叫他“小石头”,说以后毓敏的起居饮食就由他侍候,小石头睡外屋,毓敏住里屋。
小石头也不说话,摆好饭菜,就退到一边侍立。毓敏看了看他,虽说看起来比自己小,可到底是个男儿,睡她外屋,心里感觉有点膈应。而且,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由得问道:“王爷呢?”
三保答:“王爷做完祭祀就来,杨小姐请先歇着。”说着,便走了。毓敏只得先吃饭,还没用两口,听见外面有唢呐的声音,就想去看看。小石头往门前一站,伸出一只手横在她面前,朝她欠了下身子。毓敏忍住脾气,只好坐下来继续吃饭。
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