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为远征,可全用骑兵。三千骑兵就是对上万余贼寇想必也不会有失。”
“高校尉有心了。我还准备带一千家兵共四千骑出征。现在兵卒装备情况如何?可否应对大战?”
“战甲兵器战马俱已足备。但等大人一声令下,即可开赴沙场。”
看着高顺那稳若泰山的气势,郑啸更是高兴。
“且擂鼓点兵,我自向将士们训言。”
斑顺也不多话,行一军礼,转身发令校场点兵。
不一刻,兵将齐聚校场,可谓雄赳赳,气昂昂。不得不说高顺统兵能力相当的惊人。两万多人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就在校场列阵集结完毕。
郑啸缓步走上高台,底下士兵虽然不认识他。但良好的纪律约束下却没有人发出声音。毕竟军营里的老大高顺高校尉都跟在他身后,在迟钝的人也知道这年轻人来头不小。
“将士们,我是新任武威郡守郑啸。今日来此巡视,就和大家说上几句话。我西凉男儿顶天立地,你们身负保卫郡县的责任,所作所为没有让我父亲失望。你们是真正的好汉,都是我西凉的大好男儿。你们没有让父亲失望,我也不会更改父亲对你们的承诺。你们可愿继续担负起守卫郡县的责任?”
郑啸从小习武练的身体壮实,随之嗓门也是洪亮。许是因为新任郡守不消减他们粮俸的担心消除,下面的士兵们回应的愿意之声也是响彻四方。
郑啸双手一压,场上便回复了安静,还真是训练有素。
“今有黄巾反贼作乱,我欲起兵征讨。将士们可愿追随我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武威郡兵的军功赏赐优厚是已故郡守郑睦亲自制定。相当的优厚,以往郡内也有羌胡作乱,在征缴羌胡和山贼的时候兵丁们得到的赏赐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也就养成了武威郡兵一听要打仗就红眼的毛病,每每说调兵剿匪,各个营主官往往争的是面红耳赤,要不是军法官张辽素来铁面无情,估计时不时的就要在中军大帐里上演一出校尉大混战。
争到出征的队伍是兴高彩烈的出征,仿佛那不是出征打仗而是去娶老婆。由此可见郡兵好战的一面。武威郡兵的军制也被郑啸那位穿越老爹改的面目全非,就是明面上还使用的是汉朝的名,而实际上是天差地别。
武威郡兵军制以十人为一部,设部领一名,部辅一名。十部为一曲,设百统一名,军侯一名。到了百统军侯级别就算正式跨入军官行列了,每曲又有辎重后备军三十名,一曲共计一百五十人。在向上十曲为一营,设都尉一名,军司马一名。每营一千五百人上下,夫役及都尉司马亲兵不计算在其内。
现阶段兵少营就成了基本作战单位,现有的郡兵十五营,有因作战英勇战功卓著而被赐名的,例如现在的雄武营,疾风营两营都是因战功卓著而被郑睦赐名的。其他的都是数字代号营名。
而为了避免在战场上主将战死而大军崩溃更是采取了逐级补充制,就是在以营为单位的作战中都尉战死,军司马顶上继续指挥作战,军司马战死第一曲百统顶上,第一曲百统战死即第二曲百统补上。如此类推,确保在逆境中可以保持持续战斗力。
此时一听有仗可打,那更是群情激奋。呼喊愿意之声更提高了几分,一阵阵回答有如山呼海啸,一浪高过一浪。
郑啸说完后就下高台直奔中军大帐,召各营主官来商议选兵事宜。中军大帐虽然宽敞但一下挤进十五名都尉也觉的空间小了很多,在加上各个都尉都红着眼,气氛十分诡异…(全本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