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再上>第21章 第一桶金

下了车,太阳才刚刚生起暖意。

衬衫,洗得微微褪色的牛仔裤,被早风一吹,生起一丝凉意,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出了火车站,举目无亲,四顾荒凉,兜里只有二百块,内心的寂寞孤独,即使前世活了27年的张上,也觉难以忍受。

回头看售票大厅外面的电子表,张上牢记这一刻。

2005年,6月11号,星期六,早晨,7点43分。

他发誓,这辈子,要有自己的事业。

……

火车站旁边,便利店24小时营业。

张上搬着一箱太谷饼进去,很有礼貌的说:“您好,我是鼓楼太谷饼厂的销售人员,想在您这儿上架卖太谷饼。”

然后拆开箱子,拿出一袋太谷饼,撕开包装袋,递给看店的店员,让他品尝。

上了夜班,昏昏欲睡的店员眼都睁不开了,很不耐烦。“我们这有太谷饼了,喜蓉的。”

张上,人生第一次卖东西,迎来当头一棒。

心头的酸楚,对人生信念的打击,令他险些泪水直流。

默默搬起一箱太谷饼,走出便利店,看看天空的云,就这么站了五分钟。

“我不能就这样死掉。”沉沉的低语。

收拾心情,沿着道路往火车站外走,没过十多米,又一便利店。

张上带着期盼,进门。

“您好,我是鼓楼太谷饼厂的销售人员,想在您这儿上架卖太谷饼。”

胖胖的中年妇女打量张上一眼,见他衣衫单薄,面容恭敬,年龄又这么小,说:“我们这已经上喜蓉的货了,几乎整个榆次都卖喜蓉的太谷饼,你们鼓楼的进货价多少钱?”

“3块5一袋。”张上说。

“和喜蓉的一样,没有优惠,我凭什么拿你们鼓楼的货?”

“我们面饼大。”张上把撕开的那袋太谷饼拿出来,让中年妇女看。

“大不了多少,甚至没区别,价格一样,我们肯定先照顾老客户。”

“好吧。”

张上没再纠缠,默默搬起太谷饼箱子,出了门。

仰头看天,云层敛去,太阳冉冉升起,他的心灵,也好像也开了一些。

沿路走,火车站附近什么都不多,就是小卖部多。

没几步,又一家。

“您好,我是鼓楼太谷饼厂的销售人员,我们厂搞为期3天的优惠活动,免费品尝太谷饼,并以3块一袋的价格出货,还给您送货到本市。”

“嗯?”正在点钱的老板闻声抬头。“3块一袋?”

“对,您尝尝。”张上把饼递过去。

老板没说什么,接过饼,又从自己店里拿了一袋喜蓉的,对比大小,拆开,分别品尝。

半饷。

“3快可以,不过我要一直都3块,活动完涨价就算了。”老板抬头。

张上装作为难的样子,扭扭捏捏的回答:“好吧。您要多少箱,三天后给您送到迎宾广场,离这里很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演技真的很差劲,一看就是装逼货。

老板不在乎他装不装,只在乎价钱,说:“先来十箱,货到了给我打电话。”

“好叻。”张上笑着,借了老板一张纸,5毛钱买根笔,记下老板的电话,后面标个十箱。

第一笔生意,成了。

出了门,张上只觉神清气爽,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老天果然还是待他不薄,

沿着大路走,逢人就问前面哪里有小卖部,整个上午,张上跑了30多家,不出例外,全部要货,多的也就十箱,少的三箱、四箱。

整个上午不停的走路,说话,张上脚底已经起了水泡,口干舌燥,可他不在乎。

人缺少动力,才会懒。

当你看到钞票源源不断进口袋的时候,一天收入几千块的时候。

你会发现。

再累,你也可以爬起来。

再苦,你也不会叫一声。


状态提示:第21章 第一桶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