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珏的眼里确实容不下别人,那样的阳光,那样的午后,那样的女子,那样一个瞬间,一直停留在他的脑海里。
虽然还没有和她说过话,但是他却忍不住总想着,把她娶回家,藏起来。
秦小公爷还陷在自己的幻想之中。杏花寨却陷入了一种狂喜之中。
老族长领着学生,妇人们开始丰收,早种下的土豆的红薯都已经长成了。这两种作物被悄悄翻种了两回,现在已经有二十多亩了。玉米也到了可以吃的阶段,如今也用不到瞒着了。
这两天杏花日报上都是良种即将丰收,欢迎大家来报名参观,届时要准备当场拍卖种子。以粮食和杏花劵为交易媒介。
说起杏花劵,是书院在集市上开了一间钱庄,可以以一成利息出借给无产流民杏花劵,用杏花卷可以买到食物,工具,主要是书院的产出。其实没有多少,主要是为了防止流民实在是逼急了闹事。没想到却很受欢迎,很多商家也认可杏花劵的流通,毕竟还是很有信誉的。又是书院的技术,别人也仿造不了。杏花卷面额都不大,每张上边都有不同的编码,图案,套印色彩就达到了十三种,用的纸是书院自己种的一种作物制的纸。谁能造假?
杏花寨现在最受认可的就是粮食和杏花劵。
听到有良种出售的消息,老远就有人来报名。
一大早很多人就排队来买票看收获良种。
进杏花寨的机会可是不多,门口那些拿刀的阿婆一天比一天凶悍。
一百张票,先到先到先得,每天十张,一共卖了十天。
只要起的早,真是什么人都有。到了收获这天,一百人浩浩汤汤的进了杏花寨,到了那二十多亩地旁,被隔在绳子外边看一群妇人,学生用木铲挖出一个个圆圆的东西,个头大的有童子头颅大小,小的也有成人拳头大小。每每碰到大的,就会有童子高兴的放到一旁的称里称量记录。一亩地收完,看见那么大一堆,之后一称足有一千三百斤(唐代一斤680g),观看的人都惊呆了。
收完土豆收地瓜,同样差不多的产量,观看的人嗓子都快喊哑了,如同看了一场大戏,有什么能比亲眼看见一种高产作物的诞生还令人兴奋,没有?绝对没有?尤其是外面还有无数的灾民嗷嗷待哺,即使他们是商人,是混混,是泼皮,但是也不代表他们不希望粮食越来越多。
收割了两样之后开始收割第三种,不同于前两种埋在地下,这种是明晃晃的长在地面之上。老族长每样只让收割了两亩,就让两人一组装筐搬运到集市上,准备发卖,他当种子卖,但是收到的人是吃,是留就不管他事儿了。
“今天是个大日子,大家已经听说了,咱们杏花寨的新粮丰收了,不同于之前的几种,这次丰收的是能当粮食吃的,而且产量之大大家也听说了,就这土豆足足有一千三百斤一亩,”老族长说着声音都颤抖了,这一次拍卖的主持活动他主动抢了过来。台子下边的叫好声不停。
“多的不说,今天大家在这等着也知道杏花寨要发卖种子,但是东西就这些,种植的方法过会会贴在告示栏上,我在这就不解释了。至于能不能吃这种废话,我也不说,蒸了煮了炒了晒成干都能吃。好现在开始发卖,土豆地瓜每人可以买两个,这上边一个坑一棵苗,种出多少看大家本事。这玉米,一穗玉米就是半亩地,大家商量着来,我们两人卖一穗。东西就这些,大家排好队,现在我宣布发卖。”老族长一宣布,下边就排上了几条大长龙,有些人甚至一边哭一边排队。
三队小山一般的种子堆以可见的速度就消失了。不远处还有人在重复吆喝着,种子的种植方法。而且老族长还说要在集市外盖一批温室。
“大人,大人,别犯花痴了。出事儿了。”秦云上起不接下气的跑了进来。
秦珏递给他一杯水“怎么了?”
“大人,今天收良种知道吧,那东西不是像西域寒瓜那种哗众取宠的东西,而是粮食,就像糜子一样,最主要的是一亩地最多打了一千三百斤。这是个什么概念,您不会不清楚吧?”秦云推开水,喘息着说。
秦珏有些奇怪“这不是好事吗?”
“好事?问题是他们当场就把种子卖了。现在杏花集市上的人都排到二里地外了,等着排队明早种子发卖。”秦云气的不行。
“他们这胆子也太大了,这种事情应该由朝廷负责,不行我要去阻拦。”秦珏皱皱眉头,冲了出去。
此刻寨子里的人都聚在书院里摆宴庆祝。
老族长正在讲,他怎么从八个土豆翻种出这么多土豆的历史。
秦珏走到半路就被别的先生拉去一起吃饭,先生们也高兴。进入寨子几个月早已经融入其中,他不想融入也架不住家里人在耳边嗡嗡,加上丰富的生活。
今天是农学系唱主角,腼腆的农学先生被学生簇拥着上了台,被气氛感染也慷慨激昂起来。进入了学院就像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他每一天都似乎有新的发现。
学生穿上新做的蓝白相间的书生服,先生们披着深蓝色的大衫。书院之中种植的花木长的正茂盛,红墙绿瓦,高大的牌匾上黑底金字,几个苍劲的大篆“杏花书院”,他们终于脱胎换骨了。
喜悦是会传染的,秦珏也忘记了他来的初衷,加入了这场狂欢,几个月来,他越觉来越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书院的武术教习。
太阳还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