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如山倒,即使如秦军这样强悍的军队,在主帅认输的那一刻,也是一样,四散而逃。赵军李凌没有继续追击秦军的意思,为了五万人马,而放弃整个秦国肯定是不值当的事情。他调转兵峰迅速朝大部队方向靠拢过去。
蒙毅很快收拢残兵,但是秦军的斗志已无,再全力奔袭,只怕到了长安,这批人也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更别说现在长安城外估计有至少五十万人马,他区区五万人马支援,恐怕也无济于事。而秦国其他地方的军队,由于秦法规定没有虎符,任何人不得调集军队,否则就是诛九族的大罪,所以他们即使知道长安有难,也不敢轻易去支援。现在蒙毅手上是有部分军队的虎符,但是这些军队离自己还比较远,现在前去调兵,不知道能不能赶上救援长安。
蒙毅犹豫了一下,还是命亲信带着虎符朝几个驻军的方向前去,争取早日能到达长安,以解燃眉之急。而自己则亲率残军偃旗息鼓,朝长安秘密前行,同时鼓舞士气,激起士兵们的仇恨,以备后用。
郑国正在主持修建水利,但是青龙关被破的消息传来,很多民工没了修建工程的想法,一心只想上阵杀敌,天天来请命,郑国同几位大臣商议后,他们只能上书请示,毕竟他们根本没有兵权,他们可以指挥这些人修建这,修建那,唯独不能带着他们奔赴战场。
“上书?这个时候上书给谁看?陛下正在被人围攻,你们秦国人不知道变通的吗?”郑国很是着急,他不能理解,秦人为什么一切都围着法律转,不敢自己做一回主。
“大人,律法无情,我们今天就是在这一直守着,战后我们不会有任何事情。但是这十万人马一旦动了,而且不是为了工程,你我及我们的家人脑袋都要搬家。”一个大臣解释道
“我就不信,你们解了国家的危难,皇帝还会怪罪你们,我们不动,五十万大军就在我们眼前生生攻下长安,你我会被世人嘲笑的”郑国劝导道
“大人,现在动了兵,国家危难解了,但是秦法赏罚有度,我们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受到惩罚,所以非法调度这样的重罪还是不会避免的。如果陛下真的急到需要我们支援,一定会有人前来送信,有了圣旨或者兵符,我们就可以出兵驰援长安,否则就得按计划进行工程”所有秦国的大臣们都是一个意见,就是继续进行工程不得动兵驰援长安。
郑国一看只能上书征明,希望驰援长安,毕竟长安毁了,他修建的水渠又有何用处呢。
天元二十五年,五国联军攻到长安城下,征明穿上战甲,亲率天狼军团防守长安,另一方面派人突围前去调兵。长安城修建的标准很高,只要防守妥当,绝对能防守一年以上。征明根本不怕长安城破,他担心的是如何退兵。无忌虽然运筹帷幄,但这回被自己的盲目自信坑了,同时秦国之内没有一个人敢私自调兵,若是出去宣布圣旨的士兵全死了,又或者是他们只到一些小军团内,那么长安城的围是解不了了。
征明站在城头看着底下,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那时同小蝶共守皇城,被十一国围攻,那时也是这么绝望。这时底下一人单枪匹马来到城下。
“敢问城头守将是何人,在下公孙衍想与阁下说几句话”来人正是五国联军的主帅,此次进攻的真正策划者。
“朕乃秦国之君征明,你有何事要与朕说?”征明上来就表明了身份。
“天子守国门?真是罕见。哈哈,也罢,臣此次前来是劝陛下投降的,臣知道臣现在在秦弩的射程内,但是有些话还是要说的。”公孙衍从马上下来朝征明行了一礼说道
“你放心,朕绝对不是那种偷袭别人的小人,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吧”征明知道公孙衍要的就是他的承诺,那他便给他一个承诺。
“陛下,秦国自变法以来强盛超过从前,已经到了威胁天下的地步。天下人现在还不知道秦国的强盛,但臣知道,晋皇知道。所以才会有今天的局面,臣之所以来劝陛下投降,也是为了秦人好,秦国现在强大,有了东出的实力,但时机还未成熟。你看天下有哪一个国家敢灭国,燕国即使皇帝、太子全部被杀,齐国和贵国仍然要退出来,不是别的,是因为天下人不肯。秦国现在的东出,只会招来灭顶之灾,那么陛下拼尽一生所取得的成就就会化成灰烬,何必呢?”
“我们老秦人被压在青龙关多年,到现在也只不过出去两次,还都是被人邀请出去的,非我们自己的意愿。再说了我国到现在也没有灭掉哪个国家的想法。是你们自己妄自揣测。”
“陛下说的轻巧,那蜀国本身是一个小国,立于边陲之地,百年来无人问津,秦国一去就灭了当地的皇族,将其变成秦国的一个郡,难道您认为我们还会相信您的军队东出,只是为了自保?或者是宣扬物力?”
“哈哈,秦人并无害人之心,蜀地小国,自身皇族欺压百姓胡作非为,朕替天行道灭了他们,百姓自愿归附,现在倒成了朕的不是,你们就是看不惯秦国的强大。”
“好,陛下既然觉得问心无愧,那为什么当时只是为解楚国之围,便攻破了魏国的都城安邑?难道说是魏军太不经打?”
“照你的意思是说,魏军的无能也要怪在朕的头上了,那朕是不是应该帮助天下训练军队,待他们实力与秦国相当的时候,再去打仗,以确保他们能防守住自己想要防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