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带着蛮人潇洒的撤退,留下捶胸顿足的晋人独自忧伤。
徐超在睡梦中被送信的人吵醒,当他知道唐咏现在脾气爆炸后,自己的起床气也没了。急得一直团团转,他心中大概猜测到了,蛮人的用意,就是进攻晋国最薄弱的地方,逼着自己回兵救援,再突围。
他不能放蛮人回去,否则后患无穷,但他不是重狐,自己的地位现在不稳固,如果抵抗圣意,恐怕他没有什么好下场。
焦急的,赶紧下令全军准备撤回,同时派出数路斥候,去打探蛮人的下落。自己则磨磨唧唧的准备回京。
第二天,唐咏的圣旨又到,催他回京,拱卫京城。徐超看出了唐咏的意思,皇上是让他放蛮人出去,再防守死北境。皇上不想管别家的事情,只要国内一切安全,就什么都好处理。
徐超急忙回军,路上,所有斥候全部归队,根本没有发现蛮人的下落。徐超只能抱着那么一丝丝侥幸的心里,希望能与蛮人迎面相撞,大战一场。
也许是天意弄人,一路上风平浪静,快回到京城附近了,也没有什么风吹草动,徐超反而更加提心吊胆,这说明蛮人根本不在京城附近。那么他们可以出现在晋国任何一个位置。
回到城里的徐超,立刻去了皇室临时待的地方,拜见唐咏。唐咏看到徐超并没有发火,而是拍了拍徐超的肩膀。
“爱卿你回来就好。”
“请陛下恕罪”徐超吓得立刻跪了下来。
“爱卿啊,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守住京城,朕不想再看到蛮人出现在朕的面前。”
“诺”徐超瑟瑟发抖。
谈完话后,徐超急忙开始部署京城周边的防御,不愿再出现什么差错。
夜晚,蛮人再次发动进攻,徐超冷静指挥作战,让蛮人无功而返。徐超吃了多次亏,也不敢追击,只是死守。
蛮人仿佛生了气,对京城周边的村庄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和洗劫。周边得难民开始涌入京城,造成晋国京城人满为患。
徐超开始担心,这么多难民,肯定会消耗大量的粮草,这样使得京城内的战备用粮十分紧缺,如果不救助难民,难民造起反来,更加难以应对。
不过好处就是,城里面可用之人也相应增加了,防守起来也容易了许多。
徐超现在琢磨着,是不是该主动出击,奇袭一下蛮人,挫挫他们的锐气,让他们主动撤离晋国。
但他不敢将这个想法告诉唐咏,和其他大臣,这些人一旦知道了这个想法,肯定会否决,不让他有大胆的想法,因为这些大臣最害怕的就是威胁到自己的生命。
他现在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选择,但他担心他师父,也就是重狐,在青龙关外面,那么辛苦,还没取得什么结果。这个时候后院再一失火,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徐超犹豫的时候,蛮人正式撤退,没了外部压力,晋国的朝堂之上,开始为蛮人攻破京城寻找替罪羔羊。徐超很快成了众矢之的,参他的奏章,从御书房能排到京城门口。可把唐咏愁坏了,他现在不敢轻易动徐超,蛮人的下落还不清楚。动了他国内连个会打仗的人都没有了,可是不动他,其他大臣也不会放弃。
也许是唐咏的为难感动了上天,蛮人再次出现,开始进攻京城。这城里的百姓,刚过了几天好日子,蛮人又来了,这百姓哪里吃的了这种苦。
可是说来也奇怪,蛮人打了两天,再次撤退。京城再次恢复了平安,难民们再次无家可归,成了朝廷最头疼的存在。
经过两次袭击,百姓身上带着的东西基本上已经消耗殆尽了,需要朝廷发放大量的物资。唐咏面对每天堵在门口的难民,很是头疼。
底下的那些大臣更害怕,难民实在饿急了,尽拿他们这些人出气,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深入人心,所以只要当官的出现在街上,肯定会被包围。
大臣们害怕,就必须上书解决这个事情,上的多了,唐咏就烦,最后也不得不妥协。决定开仓放粮。
徐超根本不敢站出来反对,现在谁出头谁就得倒霉。但他又不得不考虑打仗的时候怎么办,如果蛮人围城,时间稍微久点,城里的人都得死。奈何这个时候他刚刚从风口浪尖上下来。
蛮人连续好几天都没有什么动静,徐超派出数路斥候去打探消息,都没有任何发现,有的时候他甚至想,这蛮人是不是撤走了。他要不要回到北境,开始防守那里。
在徐超犹豫期间,整个京城里面的难民开始排起长队等待着领取自己的粮食。京城里为了分粮不均的事情互相打起来的不在少数。
为了维护治安,徐超不得不抽调一部分兵马巡视整个京城,但凡敢寻衅滋事者,格杀勿论。这样才勉强稳定住了局面。
没过几日,蛮人再次大举进攻,徐超急忙抽调兵力抵抗。百姓们听说蛮人来了,更加恐慌,开始疯狂抢粮,深怕打起仗来没了自己的吃的。
徐超站在城墙上,看着蛮人骑兵不断地骚扰,背后却传来各种哄抢的声音。他回头看去,觉得背后才是真正的战场。难民的下手绝对比敌人更加恐怖。
徐超虽然鄙视这帮难民,但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是自己快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会不会也这样。
转眼间十天过去了,这期间,唐咏调动了京城所有的兵力来镇压哄抢,效果是有的。不过再打斗中,大量的粮草被损坏了。城里的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