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开始,熊文坐在大殿上,看着刘贺一个人跪拜,自己忍不住想笑,楚国现在的大臣什么时候变的如此团结了,刚刚拿了几个人,群臣就都跪在外面求情了。
“刘爱卿,群臣都跪在外面,你为何不跪啊。”熊文笑道
“回禀陛下,臣虽然觉得几位大臣是无辜的,因为进谏是臣子的本分,但是一群大臣不分青红皂白跪在门外威胁陛下,臣是不愿意参加的。”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劝说朕呢?”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好,朕给你一个机会,说吧。”
“诺”刘贺行了一礼道“自古贤君身边多谏臣,不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对的,而是皇帝需要这样的名声,才能广开言路,让天下的百姓敢于说真话。一旦朝堂之上没有人敢说真话了,陛下岂不是就要活在谎言中了吗?所以,没有哪届皇帝不宽容以待人的。”
“有道理,继续”
“臣自知没有那勇气,时时在陛下面前说那么直的话,但也自信每每都劝住过陛下。不过臣这样的人,在天下人的眼中就是奸臣,是祸害陛下的。故陛下虽然可以看见真相,不过还是需要熊原这样的大臣来给陛下撑撑场子。”
“对,这就是朕五次三番原谅他的原因。”
“陛下圣明,今天这个事情,陛下恐怕还得退。”
“为何”
“天下各国均在朝堂之上为百官设座,表现的是重视人才,愿与百官共治国家。如今陛下撤了百官的座位,不是告诉天下的学子,楚国就是陛下一人的,那他们就不会过来帮助陛下,那时失的人心,可不只是外面这些人的,而是整个天下。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望陛下三思。”
“哈哈,好,刘爱卿还是这么了解朕,传旨放了那些大臣,并让外面的百官休整三日。”
“诺”
圣旨已出,刘贺便也退出了大殿,百官看着刘贺,均猜测他到底在里面跟皇帝说了什么。熊原知道这回是刘贺的功劳居多,也没端着,主动过来感谢。
“刘大人之才,熊原佩服,我等跪了一天一夜都没能打动陛下,刘大人几句话便将诸位大臣解救,熊原代表诸公谢过刘大人。”
“熊大人客气了,你我同朝为官,本该同心协力,共抗外敌,而不是在朝堂之上挣个你死我活,刘贺先行告退了。”
刘贺出了宫,直接去了吕氏商社,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做。他一路上心里乐开了花,原来清官也可以这么爽。不过救人却是很威胁的,要不是吕不韦了解熊文,恐怕自己今天也要搭进去,现在百官均是对自己感恩戴德,皇帝也对自己是刮目相看,自己翻身的时候就快到了。
熊原回到家中已经疲惫不堪,但是脑子里却是一直在思考着,这刘贺进去之前一副嘴脸,出来一副嘴脸,明显是有高人指点。就是不知道这个人的目的是什么,不过作为一个坦荡荡的人,熊原可不会把每个人都想的很坏。
事情平息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中,刘贺开始主动关心朝政,并且与熊原配合的十分默契,每每主见什么,熊原都是只说,但是刘贺却能说的非常完美,让熊文听的心理高兴,还能将事情办成。大臣们也渐渐对刘贺有了好感,原本他那一派系的人,也不用再演什么,全都回到了刘贺身边。
熊文看到朝中的大臣们现在已经十分融洽了,刘贺现在已经能担当起丞相的重任了,这时熊原的作用就没有了。他在朝中现在起的往往都是反作用,根本就是教唆百官对抗皇权。尤其是熊原对梦晴很不友好,梦晴已经忍让了很长时间,虽然每日梦晴都不说什么,但是背后偷偷抹泪,熊文还是知道的。
此时刘贺刚好进谏反应秦国的事情,熊文乘机询问了刘贺对熊原的看法。
“臣不敢瞒陛下,臣对熊原大人并不是很喜欢,只是同朝为官,不愿意将事情弄得太僵而已。”
“朕想知道你的看法。”
“熊原大人有三点,臣认为做的不妥:一、干涉后宫。后宫是陛下的家事,虽说皇帝的家事也是国事,但皇后现在做的并无不妥,而熊大人却是一直盯着皇后不放。管书虽然没有说明,但臣调查过,他根本没有那个才气可以写出那样的童歌。二、公然结党。虽说君子群而不党,熊大人也一直以君子自称,但是权利面前无君子,大家只是目的不同而已,最终的目标还不是为了权利。当初为了救那几位大臣,本可细细跟陛下说明,但非要跪在大殿之外。为的不就是告诉陛下,今天你敢杀一个,明天楚国上下都会罢工吗?三、故意挑战皇权。熊大人在帮陛下登上皇位的时候是立过汗马功劳的,那时就已经展现出他非凡的智慧,如此有智慧的人,说话却每每很刺耳,臣觉得这就是故意挑战陛下,让陛下难堪,好赢的美名。这些只是臣个人的见解,还请陛下莫怪。”
“恩,好,朕知道了,秦国的事情还麻烦你去跑跑,我们现在的盟友中,秦国是最靠谱的,这个时候不能失去这个盟友。”
“诺”
刘贺走出大殿是一身冷汗,他说那些话,绝对是铤而走险,如果陛下有意为难熊原,那他就赢了,如果无意那刘贺这么多天的努力就全白费了。他恨自己的能力有限,这种场面都应付不来,还是需要吕不韦在背后指点。
三天后,刘贺已经出使秦国,楚国境内发生了一件大事,上供的粮食被人无故掉包,熊原负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