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趋炎附势之徒,我不过利用利用罢了。咱们得了西面的铺子,交接是个问题。那铺子是什么样,平日里收益如何,掌柜是谁,脾性怎样,咱们一概都不知。要是有个人脉通达的耳目帮咱们打听打听清楚,咱们不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吗?”
“还是小姐您考虑的长远,那刚才小姐怎么不留下云姨娘?”
离盏笑着瞧了巧儿一眼:“跟你一样,心里不痛快。”
两人面面相觑的笑起来。
离盏嘱咐巧儿磨砚,自己去了薛涛纸来铺平,顶上用镇纸压好。
这方砚是歙砚,莹润细密,磨出来的墨汁极其细腻。
离盏托腮在案桌上深思了良久,眸中终于灵光乍现,沾了墨汁龙飞凤舞一通。
巧儿识不得太多字,离盏写的又是草书,由是她光觉得好看,却一个字都没认得出来。
待字晾干,离盏出街找了家字画行当来装裱了。
就装裱这一道工序,又花去了八十两银子。
挑什么做轴,选什么为底,小二一直给她推荐介绍,现在京城里的画师都喜欢如何如何装裱。
她兴意阑珊的听着,到最后做决定的时候,没有哪一样东西是小二介绍过的。
她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说着些巧儿根本不懂的东西。
小二都听得一愣一愣的,眼里满是震惊。
这姑娘分明就是内行懂门道的啊……他完全没有插话的份儿!
一姑娘家,竟如此精于字画么?
巧儿也抓耳挠腮,心里越来越怀疑自己主子是不是乡下长大的。她不仅什么都懂,不知要比那些家境优渥的小姐眼界宽上多少。
裱字的工序太精细,半天功夫是决计做不好的,老板应诺三天后来取货。
这幅字就是三天以后才送进了祁王府。
老管家听说是离盏送的礼,欣欣然就从巧儿手里接下了。
一路捧着细匣送到北院,顾扶威正坐在凉亭里面批手下人呈上来的奏折。
京城和西域离得远,每隔半月才能送来一批折子,一送便是一箩筐,批都批不过来。
再加上最近西域连连异动,递上来的折子就愈发的多,顾扶威每次都得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连最爱吃的糕点放在桌边,他也没动过一口。
杨管家走上凉亭的石阶,见顾扶威手边的茶盏也凉了,便轻着声朝着磨墨的雀枝道:“没休息过?”
雀枝眼里露出心疼的神色,摇了摇头。
“重泡一壶热的,这都凉了。”
“是。”雀枝回头,吩咐丫鬟们去沏茶。
杨管家走到石桌前头,将手里的细匣子往前递了递:“王爷,这是刚送来的……”
“军报本王待会再看。”
“不是,是离二小姐送来的礼品,说是感谢王爷的救命之恩。”
顾扶威顿了笔触,抬眼朝着杨管家手里的匣子看去,肃冷的眼中有了光色。
“这小丫头,知道报恩了?”
雀枝忘了手里的活,伫看着顾扶威脸上欣喜的表情。
那样的笑,只有在提到离盏的时候,才会浮现在他脸上。
“拿来我看看。”
杨管家欣然将匣子递过,心想,一直劝他休息休息,他不听,最后还是这招管用。
细匣子拨开,里头盛着一卷轴。
顾扶威瞥了一眼桌上密密麻麻的折子,微眉就是一拂,便通通拨至一旁。
这才小心翼翼的将细匣里的卷轴取了出来,平展在桌上。
缂丝为包首,青绿簟文锦为天头,大姜牙云鸾白绫,白玉碾龙簪顶轴。
“嘿呀,离二小姐的眼光可真是好,瞧这卷轴裱得那叫一个高贵大气又不落俗套。”杨管家忍不住地夸赞。
顾扶威眼里也是一亮,修长的手指顺着滚轴缓缓的拨开。
随着字卷的展开,四行诗句赫然映入眼帘。
纵横有力的笔锋连贯得行云流水,将那深红如血的薛涛纸都压得黯然失色。
顾扶威薄唇微动,不由地轻念出了声。
“谢绝宫廷飞诏恩,行雨流风莫妒恨。
千秋壮观君知否?西域纵横尽百城。”
顾扶威嘴角勾起一丝欣赏的笑来。
“她亲手写的?”
“亲手写的!”杨管家见顾扶威很是赞许,连忙偎上前来细瞧。
“妙哉妙哉,此诗写得波澜壮阔,器宇轩昂,不知情的话,哪里能猜到是个女子所作?”杨管家抚着胡子,意犹未尽,“只是老奴总觉得这诗里还暗含着一层意思,没有说明白。”
顾扶威微微一笑,双手背在身后踱起了步子,“她这是在夸我父王,你没看出来么?”
杨管家伸着脖子又朗读了一遍。
顾扶威指点道,“谢绝宫廷飞诏恩——当年父王平定午双之乱后,皇祖父下了旨意,让父王进宫受封七珠亲王。父王清楚,朝廷后宫对他多有记恨,在京城留下,必定危险重重,于是叩谢了皇恩,跋山涉水的去了西域,这便是她的下一句,行雨流风莫妒恨。”
杨管家眼里划过一丝惊异,“离小姐真是个妙人!一双素手能令死骨生肉也就罢了,还装了一肚子的墨水。若离小姐是个男儿,必定能当得起‘宋才潘面’这四个字。”
“她?”顾扶威连连摇头,“投机取巧。”
顾扶威轻斥了一声,脸上却是满满的宠溺。“她知本王不喜欢听恭维话,怕直接夸我显得太狗腿,便转而夸起我父王来讨我高兴。我父王早早驾鹤西去去,留下的就只有这千载美名,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