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之略伐天下>第二十八章 面对身世
乐欺负李略他是知道的,只是为了锻炼“李略”的性子和胆略,只是没想到会离家出走。“你心中可怨恨?”

“不敢!”李略从喉咙里喷出两个字。

“嘴里说不敢,其实心里是恨的,不是么?”唐傲天慢条思理地喝了一口茶,道:“其实也不怨你,这事要是搁在我身上,我也恨。大丈夫受辱就应该有仇必报。可是你是我的少主,你背负着三代人的使命。”

“从你不愿叫我唐叔这一点,我便知道你恨意不小,但你并没有改姓易名,这说明你心里还是认可自己是李氏一族的,没有忘记使命。”唐傲天捻着胡子,点头道。

“好,很好,既如此,你我便可以放开来谈一谈了。”唐傲天点点头,“少主,你离家五年,一直在外闯荡,对眼下时局可有什么看法?”

这是....在...考较自己了?李略暗自腹腓道。

“自唐高祖皇帝、太宗皇帝、高宗皇帝、武后乃至当今陛下李隆基,哎!俗话说‘君子之恩,五世而斩’。开元盛世?所谓‘盛极而衰’。李隆基年老昏聩,沉迷声色;李林甫奸佞当道,把持朝政;权贵豪强兼并土地。大唐此刻已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夜,一旦风吹雨打,必然崩塌。”李略沉声道。

唐傲天双手一合,“时局既如此败坏,你却说说我们当如何?是继续蛰伏自保延续太子血脉还是起兵...?”

李略目光闪动,“就眼下而言,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权贵世家和地主豪强还保持着平衡,大唐还能苟颜残喘,我们太子后人自当扶大唐,保有大义名声,蛰伏蜀中暗自积蓄实力,一旦风起云涌,进可逐鹿中原,退可保一族荣华。”

“如何积蓄实力,你可知我等现状?”唐傲天反问道。

李略站了起来,走到唐傲天身前,伸手蘸上茶水,在茶几上画了几笔,“族长请看,我等虽强,但益州之地,自保尚可,但想要更进一步,却是难上加难,乱世若持久,我等在益州必将遭人窥探,到那时,便是我等再无复辟之日,是以走出蜀中,已是我等布局之关键。”

唐傲天深深地看了一眼李略,“如是少主,会怎么做?”

李略微微一笑,“你们几个老家伙深谋远虑,眼下不是已经在做了么?”

唐傲天哈哈大笑:“少主你真是人如其名有大略啊!是我等复辟之福。”

“您谬赞,略只不过井中之蛙,狂言时局,勿怪。”李略躬身道。

“不,你说得很对,我们正有此意,先前我们组织纵论时局,与你所见,不谋而合。不过少主,你在长安,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末流军官,可有什么计较?”唐傲天问道。

李略傲然道:“是金子总会发光!此次班师回朝我必会高升,再找机会外调,以掌握地方实权。不是我夸口,只要我有了一块地盘....”

“好!”唐傲天大笑道,“有此雄心,不愧是太子后人。那少主选择会外调何地?”

“河西陇右。”

唐傲天心里兴奋啊!但是面色依旧淡定:“复辟有望。”唐家庇佑太子后人已有三代,本以为复辟无望,保住太子血脉就是最大的尽忠了,可是没想到李略才干惊人,对天下时局看得极清,却目标明显,显然是深思熟虑,早有计较。

“你们退下!”唐傲天喝退左右。

“少主,请接过此物。”唐傲天递给李略一块玉佩。

“这...这是...何意?”李略疑惑。

“此物是我唐门信物。见此物如见家主--可以调动唐门天下各部谍报密探。”唐傲天傲然道:“除了唐家,还有郑家、王家、薛家、魏家、冯家都是我们的隐藏势力。为了太子一族的光大,我们忍辱负重。”

郑家,荥阳郑氏,太子妃的家族;王家,王珪的家族,王珪--唐初名相,早年是李建成东宫的太子中允;薛家,薛万彻的家族,薛万彻--唐初名将,时为李元吉齐王府副护军;魏家,魏征的家族,魏征,时为太子洗马;冯家,冯立,时为东宫翊卫车骑将军。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面对身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