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长公子刘琦>第一百二十一章庞德战败被俘,梁兴逃亡

第一百二十一章庞德战败被俘,梁兴逃亡

魏延步卒越来越多的把西凉军包围起来,没有了速度和冲击力的骑兵就是待宰的牲畜。看着越来越多的西凉骑兵被重戟拍下,被钩镰枪勾住,被长矛刺穿。庞德心里就是一阵阵心痛,自己穿插的太深了,几乎已经到了弩阵的阵前可是在也不能前进一步。

地理位置不好也是骑兵突击失败的结果。在歼灭了曹纯的虎豹骑之后,庞统知道短时间内弓弩手是没有多少攻击力的,所以令魏延军缩减防线,加大纵使,使得敌军的不至于冲破大道弩阵。

庞统的命令十分明智,在魏延缩减了左右的防线,并向前进数百步,形成了约有一里的纵深。同时,庞统也令张飞军的丁奉部和诸葛瑾军的吕蒙部向中央靠拢,减少两翼于中军间的空隙,不给敌军突破的机会。

庞德的西凉骑兵,虽然突进魏延军去了。可是由于冲锋时的加速度不足,距离过短,使得并没有突破出去,而魏延前军的距离也是不是毫无目的的。那段距离正是刘琦军布置的沟壑,拒马,鹿角的地方。虽然被曹纯的虎豹骑破坏了一下,可是还是有一些。这样更使庞德的西凉军寸步难行。

被包围之后的西凉军只能原地和步兵对砍,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被魏延军慢慢蚕食。然后兵败。

伤亡了一半有余之后,庞德的士卒再也受不了了纷纷弃武器投降。庞德见状知道大势已去,也不在抵抗,被魏延一刀拍于马下,周围大的刘琦军士卒猛地扑上去,紧紧的捆住了。

此战,魏延军伤亡巨大,同样收获也是可观的。步兵对骑兵本就是劣势,靠的就是纪律。不然一般人看到万马狂奔,早就吓的转身逃去了,还打什么仗。

所以魏延军伤亡两千人,加上之前曹纯伤亡的五百人,攻击伤亡两千五百人,这是魏延军一半的数量。差不多说,魏延军已经没有战斗力了。对于收获,这点损失却不算什么。魏延军伤亡两千五千人却是抵住六千骑兵的进攻,并且协助弩兵歼灭了三千虎豹骑,斩杀了曹军大军曹纯,接着斩杀了庞德军一千五百人,俘虏千余人,余者逃亡,大将庞德被俘。

前军左面的梁兴一看庞德兵败,全军覆没,吓得更是连连逃走。连救庞德的念头,都没有起。梁兴到是因为象征性的进攻,并没有深入,所以梁兴军基本都被带回来了。

“这下曹操老儿无话可说了吧。你们折损了三千人,我们也损失了三千人。你的大将曹纯战死,我们这边的大将庞德被俘,也算打平了。可是曹操这边能说清了,回去之后,马腾那边又不好说话了。唉,走一步算一步吧。”

撤军的路上梁兴还在想着这些事情。有如此“盟友”曹操大军安能不败。梁兴军撤走,徐盛部并没有追击。不是不想追,而是追不上,这丫的冲锋的时候没有什么速度,人骑着马的速度好像是马骑着人一样,慢吞吞的。逃跑的时候想起来了,跑的那一个叫快啊。“六条腿”都用上了,徐盛军的两条腿能追的上么。

看着梁兴军马一路狂奔,徐盛等人是“望洋兴叹”只好不再追杀,此战终于告一段落了。曹操大军的步兵到达这里起码还得一个时辰,那时候刘琦的大军早就整顿完毕。

这么些的俘虏在这里看着也不是办法,庞统令苏飞领着魏延剩下两千多人马,压着千余人的俘虏,还有大批缴获的马匹旗甲等,并大将庞德一起押送回宛城。前军和黄忠的弓弩军合成一部。魏延领剩下五千人的枪盾兵,徐盛领苏飞的诸葛连弩阵。把阵型又布置的松散一些,因为接下来的是曹操的步卒,其凶悍冠天下。不可小瞧。

至于换将之后的调度问题,到时不打,不至于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我国与西方公民社会不同,军队缺乏军团荣誉感,士兵大都作为将领的附属而存在。大都没有军团旗,但是有绣有将领姓的旗帜来作为部队辨识。如果主将的身份不够高贵,也可能用帅旗或者认军旗。

传递命令就更好办了用号旗,就是信号旗,是用来指示传递命令的。辨识军旗,是用来辨识敌我双方的,往往这种旗帜往往最多。

除了旗帜在作战中,往往以金鼓、号炮、号角等可以发出巨大声响的器物指挥三军。“闻鼓而进,鸣金而退”,就是说击鼓时进攻的信号,敲锣是退兵的信号等等。

一个时辰足以让刘琦军摆好阵势,严阵以待,等着曹操步卒的前来。

听闻前面的枪盾方阵和弩阵破了曹操的虎豹骑和西凉铁骑,庞统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要把曹军的骑兵搞掉,此战就赢了一半。这次大获全胜,一半是庞统布阵的功劳,枪盾方阵和弩阵结合的建议是刘琦提的,之后如何结合,多少兵力合适,多大作战距离,如何调度,都是庞统一人谋划出来的。贾诩奇谋厉害,战阵方面就略逊庞统一筹了。

战阵是士兵士气的源泉,尤其是对于单兵作战能力弱于对手的一方来说,更需要重视保持阵型。只有保持阵型,才可发挥出集团作战的威力。认识的明确的多。古代战争,最大的伤亡和战果不是在有组织的对抗中,而是在破坏了敌军有组织的战斗之后。而阵则是组织作战的外部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破坏了阵型之后才是屠杀的开始。所以说,当实力相差不大,双方互相对峙的情形下,战斗双方往往想法设法破坏敌方的阵型的稳定性。比如派遣少量骑兵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一章庞德战败被俘,梁兴逃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