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至尊曲之古装者>第3章 虎符

火炎燚继续查找着虎符的信息,如果能多掌握一些必备的虎符知识,他相信便可以了解帝王黑玉虎符的功用。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

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

《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的公元前二百五十七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十万军队救援赵国,但晋鄙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

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

三国时期,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并且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了荆州,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乘机由关羽袭取了襄阳。

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的东吴周瑜却一无所获,如何不生气?由此也可见当时虎符作用之大。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

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

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

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如今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是杜虎符。杜虎符长九十五毫厘米,符身上有铭文九行四十字,错金而成。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国杜县)。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队下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殹。”

据此可知,当时用兵时,五十人以上,必须出示会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

因为虎符是发兵之物,贵在谨慎严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于藏匿,不易被人发现。

汉代兵符上承秦制,略有变化。秦代虎符铭文,铭于符左右两侧,两侧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读。汉代虎符则不同,铭文刻于虎脊之上,骑于中缝,只有合符之后,方可通读。

在华夏古代,为了保证君主在传达命令或者调动军队时不出差错,需要借助一种信物作为凭证,这种信物便称“兵符”。

据说它最早是周朝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

古人认为虎为百兽之王,在丛林争斗中总是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军事上也多以虎为尊,于是常将这种兵符铸刻成虎的形状,因此它也被称之为虎符。

虎形兵符并非唯一的形状,在秦代就有鹰符和龙符等等。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大多用的是青铜,也有用金、玉和竹做材料的。

虎符内部中空,然后被一剖为二,右半(虎头方向朝前)由中央保存,左半则发给统兵将领或地方长官。

虎符的剖面有齿相嵌合,背上大多有文字,文字分书在两边,内容相同,也有将文字对剖的。

这些文字大多是错金书,即便历经千年,也依然熠熠生辉。

虎符在调动军队的时候便有了大用场。

中央调兵时,会派遣使臣带着剩下的半符前去,待左右验合,命令才能生效。

虎符到了隋代被改为麟符,而到了唐代,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又将其改为鱼符或兔符,甚至龟符。

到了后世它逐渐演变成令牌等物,于是这种动物形状的兵符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战国时期的虎符还有玉虎符和铜鎏金虎符,可惜这两件虎符都没有太多的资料。

汉代虎符上的铭文大多刻于虎背上,采用错银书,用篆书刻写“一、二、三、四、五”等字样。同时字由中间剖开,因此只有两个半符的字完全相合才可发兵。

但在汉代,要发兵除了对验虎符,还要需要有玺书或诏书。

虎符是发兵信物,诏书则是为了明确统兵长官的职权和任务。

当然,汉代的军队调动并非只靠诏书和虎符作为信物,同时作为信物的还有“节”和“羽檄”。

符是古代军事调遣、命令传达的重要凭证,早在周代时就已用之。

最初的符以竹子制作而成,后来用金属制成,形状也由竹节逐渐多变为虎形,故称为“虎节”,也称“虎符”。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战国和秦汉两代。从出土文物看,东周时期有鎏金虎符,战国以后虎符一般由青铜制成。

作为国君调兵的凭证,两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对应,就好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这就是“符合”二字的来历。

所以虎符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

那帝王黑玉虎


状态提示:第3章 虎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