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
萧铣在江陵码头送走舰队后,回王宫喝了两杯便睡下了。睡的正迷糊呢,便被吵醒。
“何事?”
红着眼睛的萧铣怒问。
“大王,不好了,舰队又回来了!”
“回来了,什么又回来了?”
“就是早上刚走的舰队,又回来了。”
萧铣披散着头发,“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还忘了什么事?”
那名禀报的内侍颤抖着道,“回来的舰队的旗帜不对。”
“····他们换上了秦旗!”
这下萧铣的困意一扫而光。
江陵码头。
早上才出发离开的舰队,中午又回来了。
去的时候,打的是梁字旗,可现在却全换成了秦字红旗。
若不是这舰队早上才刚离开,大家还有些印象,还真会让人误以为是秦军舰队到了。
可那些船还是那些船,尤其是那些五层的大楼船,什么黄龙号什么飞云号什么盖海号,都是很有特色的,根本不可能认错。
码头。
湖南道按察使许智仁一脸笑意的出现。
舰队的旗舰黄龙号上,杜之松与盖彦、文士弘三人走下。
“拜见许按察使!”
许智仁似乎一点也不奇怪这支舰队的去而复返。
“识时务者方为俊杰,看来两位将军还是想清楚了,就是不知道杜司马考虑明白没有?”
杜之松能有什么想法?
他早就已经知道了,许智仁暗中早与江陵的许多军将官员来往,盖彦和文士弘这两位萧铣的禁卫大将,也早就被他拉拢过去了。
谁都知道大秦真要开战的话,萧铣一点胜算都没有的,这种情况下,谁愿意螳臂挡车呢。
这就如同当年隋朝与西梁朝廷一样。
“百姓无罪,还请莫要骚扰杀掠!”杜之松叉手请求。
许智仁道,“某为湖南道按察右使,是秦官,也是本地官长,又不是贼匪,如何会害百姓?放心,湖南归秦,百姓可脱离灾难饥荒也。”
“走,去见下南郡王!”许智仁笑道。
大队士兵从船上下来,这些本来是萧铣倚为依仗的禁卫,是过去对抗诸镇军头们的卫士,可现在他们在江上转了一圈,便易帜归秦,如今反倒要去逼宫了。
江陵城,南门。
城门守将看到大批的士兵来到门下,旁边还跟着许许多多来看热闹的百姓,甚至有许多灾民们。
守门士兵面面相觑。
先前萧铣派大军登船去讨江夏沔阳叛乱,城中只余禁军不过几千人。
现在大军来到城下,看着那秦旗。
文士弘和盖彦来到门前,“打开城门!”
城门守将看看二人,又看看二人身后的秦旗,再看着那乌泱泱的人头。
最终还是开门了。
当萧铣赶到的时候,城门已经打开,许智仁已经率军入城。
他们相逢于长街之上。
许智仁上前。
“南郡王,码头上船已经在等候了,请郡王登船赴洛朝见天子!”
萧铣望着文士弘和盖彦。
“你们为何要背叛?”
二将不答,只是叉手行礼。
萧铣浑身颤抖,可看着四周那沉默的士兵,也知道大势已去。本以为,还能放手一搏,可如今方知,其实他早就没有了半点反抗的余地了。
许智仁对杜之松道,“杜司马,请劝说下南郡王,勿执迷不悟也。”
杜之松上前,“郡王,眼下入洛,依然不失富贵也。”
萧铣仰天长叹。
良久,他终于还是垂下了高傲的头颅。
想当初大业末年,天下大乱,他当时也不过一县令尔,时董景珍等巴陵军官们拥他为主,其实也不过是因他是南梁西梁皇族子弟而已。
从始到终,他这个梁天子,也一直没能得到董景珍等人的真正拥护,这些年,他尽跟这些军头们斗了,杀了这个又起来那个。
终究,还只是便家了罗成。
“就请许按察使在孤离开后,暂摄湖南道一应事务!”
说着,萧铣让人取来了自己的湖南道节度使帅印,转交给了许智仁,然后带着杜之松等一干江陵官员们登上了本应去讨伐叛乱的战船,前往汉口,然后再换汉船溯汉江而上至襄阳,再沿朝廷这几年修建的南襄运河直入河南往洛阳。
踏上五牙楼船,站在甲板上,萧铣忍不住回头。当初他将梁都迁到江陵时,还曾意气风发的以为,自己能够光耀祖宗,恢复萧梁。可谁知道,十年努力,终究还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数条船护着五牙楼船顺荆江而下,直往汉口。
江陵城头,已经红旗飘飘。
暂代湖南道节度使的许智仁,立即开始发号施令,先是立即向朝廷奏捷报喜,然后又马上给自己的父亲,驻于襄阳的湖北道右都督许绍去信,请他派兵南下江陵,同时他还向驻于汉中的巴汉道左都督黄君汉去信,请他派兵自长江上游出兵南下,协助接防。
此时湖南道诸郡地方上,还有许多大小军头,这些人未必肯配合交权,必须得施加压力,最好的压力,当然还是秦军出动。
当然,除了借兵外,许智仁还向二道请求借粮。
如今湖南道诸郡,灾情严重,流民众多。江夏和沔阳已有安陆和永安二郡救济,但其余诸郡也还有上百万灾民需要粮食救济。
若是没有粮草救济灾民,只怕到时就会形成更大的动乱了。
坐在萧铣的宫里,许智仁写完几封信,伸了个懒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