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时空的东罗马帝国已经四分五裂,虽然阿纳塔西休斯占据了帝都君士坦丁堡,也取得了君士坦丁堡大牧首乔治一世的支持,但是不服他的人很多,加上英国人也插手了东罗马帝国政务,他们在东罗马帝国煽风点火,唯恐东罗马局面还不够乱。 x 23 u
阿纳塔西休斯明知道自己的国内如此之乱,与大英帝国,与那位有世界之皇称谓的李路脱不了干系,可是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阿纳塔西休斯却不敢直截了当与英国方面撕破脸皮,甚至就算他明知道英军在国境线另一侧囤积物资,频繁调动军队,就是摆明了要对东罗马人动手,可他依然下命令,不许“擅开边衅”,原因竟然是他认为自己的东罗马帝国已经四分五裂,加上英国无论哪一方面都要远远超过己方,一旦给了英国人开战的借口,那么就以那位“世界之皇”的魄力,恐怕他会一口吞下已经四分五裂的东罗马帝国。
不过这位东罗马帝国的皇帝的敕令,也就是在君士坦丁堡还有几个尊奉他为帝的省份管用,那些手握重兵的地方总督们迅速变成了军阀,他们可不对阿纳塔西休斯的敕令感冒,更别提这些军阀里还有李路当初在东罗马帝国埋下的钉子。
所以李路想要进攻东罗马帝国,根本就不担心借口,在阿纳塔西休斯镇压了君士坦丁堡民众反抗之后,李路果断选择入侵东罗马帝国,早就跟李路暗通款曲或者干脆就是李路派遣的潜藏者们纷纷跳了出来,他们给李路的英军带路,引导强大的英军向君士坦丁堡进发。
由于李路决心一次灭掉东罗马帝国,这样的灭国之战,为了稳妥起见,里李路选择了御驾亲征,他率领十万英军和十五万波斯皇协军越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进入了东罗马的核心地区安纳托利亚高原。
东罗马帝国亚菲尼采的总督哈利法克斯,早就暗中投靠了李路,是个极端的汉化派,在得知英军进入安纳托利亚高原之后,他在李路的大军尚未渡过卡拉苏河时,就亲自跑去迎接,表示友好。
而河对岸的锡瓦斯城,却不买李路的帐。听得李路领兵到来,锡瓦斯的总督卡纳里斯反而在卡拉苏河对岸集结了他全部的兵马:四千名重装骑兵,三万步兵,决心阻挡李路过河。李路进军的时机实在是有些不是时候,因为安纳托利亚高原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这时候正是冬季,也是这里的雨季,是又湿又冷,是很让人讨厌的天气时段。
每年的这个季节里,卡拉苏河总是水深流急的。卡纳里斯觉得自己的兵力和对面的英军虽然相差悬殊,但是他有天险可凭,因此,他对阻挡李路的进攻信心十足。
李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面派人速去卡拉苏河边调运船只,一面率领部队开赴卡拉苏河,在河东岸扎下了大营。在河岸边,李路可以清清楚楚地看清对岸装备齐备,阵容严整的东罗马军队。
另一边的卡纳里斯也看到了李路的主帅营帐,就亲自坐镇在对岸重点防守。李路仔细观察了河面和两岸地形,深知渡河不易,特别是卡纳里斯本人驻守的这一段河道,根本不可能渡过去。一旦英军发起强攻,那么迎接他们的将是东罗马人的箭雨。
要想安稳的渡过宽阔的卡拉苏河。那么就必须敲掉河对岸的东罗马人的弩炮和弓箭阵地,可是狡猾的卡纳里斯,把他的防御阵地,安放在了河对岸的峭壁之上,英军的火炮虽然射程能够得着,但是他们却都藏在早就设置好的工事里,也许是巧合吧,卡纳里斯选择的地形竟然具有极好的防御炮击的能力。
李路和众将商量了一番之后,决定好好的戏耍卡纳里斯一番,在李路的催促之下,渡河要用的船只很快就运到了,英军的士兵们是把船只折卸开,大的拆为三段,小的拆为两段,然后装上大车运来的。李路这时把部队分成好几部分,悄悄作了一番吩咐,开始行动了。
只见卡拉苏河东岸,不是骑兵就是步兵,甚至就连炮兵也加入了进来,他们一队接着一队往不同方向出发,河面上,英军的船只频繁地航行。英军似乎在寻找着合适的时机和地点,随时准备渡河。卡纳里斯不敢疏忽,也带着部队在对岸不停顿地来来回回奔走。这样一连数日,天天如此,英军还未过河,卡纳里斯的人马却已经累得精疲力竭。
李路把卡纳里斯所部折腾了一阵后,又从四面八方把粮食及其它军需物资源源不绝地朝大本营运来。这样,在卡纳里斯看来,很明显,敌人因为受到阻挡,似乎准备在河岸上长期驻扎下去了。
李路甚至公开声称:他可以等待。因为一到夏季,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卡拉苏河的水位会下降,河身缩小,河水平浅,到那时,不少河流可以卷着裤腿过去。
卡纳里斯摸不清李路的真正意图,变得踌躇起来。然而,卡纳里斯没有喘上一口气,英军又开始了夜间骚扰。李路亲率部分骑兵在河岸口左右驰骋,边驰边呼喊冲锋口号,并且用尽一切办法,故意搞得沸沸扬扬,一片喧嚣,仿佛趁着夜幕掩护就要强渡的样子。
卡纳里斯再次紧张起来。但这种事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卡纳里斯除了听见高声喊叫之外,并没有发现敌人做出实战动作。他由此得出结论:敌人并不敢真的渡河,只不过是在虚张声势而已。
卡纳里斯和他的军队由紧张到松驰,紧张、松驰,再紧张、再松驰,都已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