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第七十四章【督师阵亡】

酉时末吴俊振带着吴又可与赵川逃出潼关卫来到一片芦苇地里,四人在商量该逃往何处去?吴又可首先说道“老夫本就是一介草民,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生,到哪里都无所谓只要能救人就行!”而马维觉得此处最近之地应该就属潼关备御千户所了,就提议去潼关备御千户所暂避风头顺便打听一下孙督师的情况?

于是吴俊振拿出火折子点燃火把高举着趁着天黑赶路,大约走了一炷香的时间才来到潼关备御千户所城下,看到城上的明军士兵们让马维激动万分,他连忙挥手喊道“喂,我们是潼关卫的军官城上的弟兄们快开城门。”

但因为天黑火把照明度有限,故此守军不敢轻易开城而是反问道“你们乃是何人?为何来此?”吴俊振上前答道“我乃潼关卫千总,是孙督师的部下敢问弟兄们孙督师可在千户所内?”

虽然听到是孙督师的手下但明潼关千户:袁欣龙,依旧担心有诈依旧不肯开城门并让他们拿出证据来,无奈之下吴俊振想起了随身携带的令牌他高举着喊道“有潼关卫千总的令牌在此你若不信,大可派人下来查看。”

思量再三明潼关千户才让明潼关百总:席荫,带一队人马出城去查看,靠近三人时明军首先搜身看看有没有带利器?确认没有携带任何利器才检查令牌,只见背面刻着一只金黄色的(朱雀)眼睛上面有颗红砖石眼睛,明潼关百总确认是卫所军令牌之后才对三人说道“千总大人,不好意思刚才末将错把您当成是流寇奸细了!督师大人就在千户所内休息,也就比您早来了一盏茶的时间。”

随后就带领吴俊振进去城中拜见孙督师,见到逃出来的将领们死伤过半,吴俊振很是伤心他还把上司明潼关卫总兵临阵脱逃的事上报给督师大人听,这让孙督师感觉有些树倒猢狲散的意思?入夜之后明军们不敢掉以轻心,为了防止流寇来袭孙督师特意布置了轮流值班的岗哨,就这样忐忑不安的过了一个晚上。

次日10月初3日辰时守城明军们正在吃着早膳,城内的吴俊振也起床准备出去探查敌情,便见到士兵送来了三个馒头给他享用,洗漱过后三人就伸手拿起馒头来吃,边吃马维边问道“吴兄,你说接下来督师大人准备如何反击流寇啊?”却没想到突然间城外就传来了一阵炮火声,接着营中士兵便惊讶的喊道“有流寇来袭营了,大家快去迎敌啊!”听到这喊叫声的吴俊振连忙咽下馒头拿起营中的双眼铳跑向城门口,马维也随手拿了一杆(铁鞭铳)跟着吴俊振前去迎敌。

此刻身后的吴又可与赵川见到上空打过来一颗炮弹,他急忙喊道“小心!”但话音未落炮弹就爆炸开来,把吴俊振与马维两人都给震晕在地上!硝烟过后吴又可快速跑上去摸了一下脉搏发现还有气,便看了看四周找来一辆推车与赵川一起抬两人上去拉着往后城逃出。

这时城外的闯军平东将军:孙可望,对顺军左制将军:刘芳亮,说道“孙传庭这可是被咱们逼得穷途末路了!这次就交给你了抓到他献给大王,呵呵呵。”很快顺军就攻破了城门冲杀进来,许多明军还没拔刀就被斩杀,明固原卫总兵、明榆林卫总兵当即逃往城外,只有明陕西总兵与明临洮总兵、明秦州卫总兵等将领拔刀与敌砍杀。

正当双方在巷战之时孙督师高举鸟铳射击着流寇,混乱中骑马的顺军都督挥舞着大刀砍死了六个明军时,偶然间看到有身穿鱼鳞甲头戴钵盂插着红色羽毛之人背上还披着锦黄袍,当时就让顺军都督怀疑此人定是孙传庭?他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斩杀挡在前面的明军,并朝孙督师面前砍了一刀破了他的盔甲,旁边的顺军弓箭手趁机射箭过来,(嗖、嗖、嗖)的瞬间就把孙督师给射成了马蜂窝!只见孙督师的胸前插了十四支利箭,鲜血不停地从口中流了出来。

尽管如此孙督师依旧是强忍着疼痛挥刀砍死两个流寇士兵,又被周围的顺军从后面踢了几脚,导致失去平衡缓缓跪在地上,手还紧握住佩刀抬着头看向天空呐喊一声“苍天负我!”之后就被顺军用长矛刺倒在血泊中时年51岁,壮哉一代督师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身边抗击流寇的明潼关千户与明潼关卫监军副使也在抗击中战死,至此潼关卫与潼关备御千户所相继被顺军占领西安府岌岌可危。

战后新顺王下令士兵清理战场时,在死人堆里发现了中箭战死的孙督师,当场就让顺军权将军与顺军都督大笑不已,两人异口同声说道“孙传庭想不到你也有今日啊?死在咱们手上也算是你的造化了,呵呵呵!”但是旁边的新顺王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在想;孙传庭现在死在孤的手里,想必整个陕西承宣布政司都势必要与孤为敌了,下一步若不先发制人尽早发兵攻打西安府,那么恐怕就要遭到明军们的反扑了?

此刻顺军左辅急忙走出来说道“大王,如今孙传庭阵亡各路明将逃的逃、死的死、伤的伤,但总得来说对我军还是有威胁力的,所以下官建议大王您还是要尽地主之谊把孙督师给厚葬了,这样可以缓解一下陕西明军反扑的几率,二来也让百姓哀悼一下也好收揽民心,大王您觉得如何?”

新顺王听后连忙拍手称赞,并让顺军左辅负责下葬事务其余顺军将领则与新顺王入营讨论军情,孙督师战死的消息很快也就传开来,逃出去的明军将领们得知督师大人殉国的消息纷纷嚎啕大哭


状态提示:第七十四章【督师阵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