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京城志上同时刊登了两件和新晋墨者有着直接关系的新闻。
一件是正面新闻,一件是负面·新闻。
正面新闻是,镇北军在两天前,与主动出击的北魏大军进行了一场大战,并且,全面告捷。
镇北军分布在淮河一线的十余处大军,全部以绝对优势,大胜来袭的敌军,不仅如此,还乘胜追击,将敌军完全击溃。并且这是自灵脉被污,以及敌军研究出念力禁制,将宋军压迫至淮河以南以来,首次取得全线性的胜利。
这次战斗之后,宋军全线压过淮河,几十年以来,终于再度踏入淮河以北的土地。
而在乘胜追击的过程中,不仅杀伤敌人几十万,更是击毙了对方无数的中高级将领。
在缺少了这些将令的调度指挥之后,北魏中军大帐的指挥顿时变得非常困难。
于是宋军经历了由防守到反击的转变之后,开始了一场气势汹汹的全面进攻。
北魏军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即使是号称狼性十足的精锐骑兵团,也在此战中血性尽失,被宋军打得落花流水。
在此以前,北魏常自称是狼,而将宋军称作怯懦的绵羊,而在此战中,宋军由一只绵羊,变成了一头睡醒的狮子。北魏这只狼在狮子面前,彻底暴露自己的脆弱。
魏军这次主动发起全面进攻,目的是将宋军从淮河沿线击退,既而全面驻扎淮河,将战线推进至淮河秦岭以南。并借此达成高屋建瓴之势,继而随时南下,驰马中原。
结果在一开始,就遭受痛击,在后续复杂而又迅速变换的战斗中,更是损伤惨重。
北魏军一退再退,宋军却一追再追。
一直追了几百里,把战线推进至淮河与黄河中间的一条黄河支流时,才停了下来。
要不是害怕追敌太深,生出变故,宋军只怕会趁着这次机会,直接将战线推进至黄河沿岸!
这次的胜利,不仅敌军不敢相信,就连宋军自己都不敢相信。
等到消息传出去后,只怕全天下都不敢相信。
一直被魏军压着打了百余年的宋军,居然出其不意的将魏军全线击溃,并且直接往北追了几百里,不仅将战线推进至淮河以北,而且在北地宋民的帮助下,顺利收复了淮河以北由东至西的二州十三郡!
杀敌多少,在这样的大捷下,已经不足为道了。
北魏付出惨重代价,而与此相反的是,宋军的伤亡极少极少。
事后复盘,宋军总结此次战役胜利的原因。
但是总结来总结去,也没总结出什么来。
因为赢得稀里糊涂的。
但是既然能赢,而且是一反常态的大胜,便必然有其缘由。
于是在仔细复盘,仔细总结之后,镇北军的将帅有些不太敢确定的总结出了一条原因……或许是,瞄准器和铳匣的作用?
敌军初始发起进攻时,来势汹汹,充当先锋的团指挥使步鹿孤骛,更是最近几年声名鹊起的年轻悍将。但这次,他貌似刚冲了没多久,就被潜行者一铳打死了?
再然后,敌方先锋部队大乱,于是潜行者们趁机又干掉一些将领,而迎战的普通宋军,也用手里的铳,射杀了许多勇猛的魏军。
这是镇北军主军的情况,其他军队,似乎情况也都差不多。
可以说在战争初始,潜行者们快速将对方主要将领击毙,为之后的胜利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起到了极关至要的作用。
而在之后的反击中,军队高效率的射杀,更是保证了胜利的稳定,也加快了胜利的步伐。
之后魏军崩溃,宋军追击。
对面反击,射杀率却极低,宋军借此,再次杀伤无数魏军。
甚至两军这场交战,一大部分时间,都没到短兵相接的地步。
全在那比铳法了。
而结果很明显,宋军的铳法要高明很多。
但是以前,宋军的铳法是没有那么高明的。
于是思考到最后,将帅们终于确定,这次胜利的关键原因,就在于……瞄准器。
虽然铳匣的作用也很明显,但要论起到的作用,还是瞄准器更大一些。
于是,军报火速传到京城,皇氏王侯、三省六部,外加枢密院,全部震动。
京城志隐藏在兵部的风媒得到消息,立刻报给了京城志。
于是,今天京城志的头版头条,就是镇北军大捷的消息。
并且,一整个版面,都是这则消息的描述。
文字生动,细节翔实,剧情热血,结局完美,与其说是一篇战争报道,倒不如说是一篇军事小说。
而这篇报道的主标题是“新晋墨者发明原来是这个”,副标题是“瞄准器助镇北军大捷”。
而在报道的结尾,也是将这个发明夸得天花乱坠。
若说之前新晋墨者的事情出来,已经轰动整个京城,这次的报道出来,只怕就不是轰动,而是轰炸了。
新晋墨者必将成为整个大宋的英雄,也必将成为朝廷极为器重的人才,同时,也必将成为全大宋女儿家的首选心上人。
但是……每一件历史性的事情,似乎总会伴随着一些曲折。
在京城志的最后一页,关于新晋墨者,还有另外一篇报道。
这篇报道的主标题是,“新晋墨者实是纨绔公子”,副标题是“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fēng_liú浪子,如何能发明出足以成为墨者的新发明?”
这个口吻,很像是知道一点内情的知情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