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明朝当官那些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毫无破绽
万,便是出十万两银子又能怎样,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倭患不除,早晚有一日攻入苏州城内,到时候别说是身家且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保不住了,又何有于钱财?你们倒是给我说说,到底是倭寇焚烧劫掠,将你们都咔擦了好,还是交上十万两的提编好?”

这些人就好像是坐船忽然倾覆的人,宁愿抱着财宝死,也不想扔掉财宝活。

“倭患剧烈,荼毒乡土,你们生于苏州,长于苏州,居然能眼睁睁看着倭寇焚掠乡土,还将倭寇引入南京,祸害南京的百姓,你们这干的是人事吗?”陈惇道:“为了抗倭,老百姓们亩税要多交一分三厘,他们只靠土地生活,他们的生路才快要断绝了。可抱怨是抱怨,该交的钱却一分没有少。因为他们都知道,如果倭寇打不跑,命都保不住!只有把倭寇赶走了,大家才能过上太平日子,安生日子!现在都是勒紧腰带支援军队呢,为什么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人,还比不过目不识丁的百姓?”

陈惇一一扫视过去,只见这番痛彻的话说出来,也没有人面色羞愧,或者有所感悟。他知道这些人并没有任何触动,那低下的头颅里,正在加紧盘算如何逃脱罪责。

“我知道胡宗宪可谓是你们的眼中钉,不除之难以心安,”陈惇就道:“不仅是因为提编法,而是因为他和倭寇打仗,掐断了你们和倭寇的走私,在这一点上的损失,可比十万两的加派多得多。”

作为闽浙海商的庇护人,这些颇有势力的大家族,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海上走私活动中,为倭寇的海运船队充当供销商。他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现在胡宗宪一来打击通倭,二来打算开海禁,这一举动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但却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

他们岂能不恨宗宪?自然是要想法设法地除掉这个敌人了,只有干掉胡宗宪,倭寇便可以大规模进犯,他们便可以大规模搞走私了。

说到走私,这些人才纷纷露出惧怕痛悔的样子。眼见陈惇想要拂袖而去,潘庹大叫道:“如果你追责南京这事,我们自然有罪,如果你追责和倭寇走私,那陆家也逃不了!”

陈惇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头也不回地走了。

胡宗宪的海船很快回来了,这次他扫灭的倭寇更是不计其数,焚毁王直的大船二十七条,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陈惇不由得也感到十分畅怀。

“我派人去镇江找你,”胡宗宪道:“听说你负伤了。”

“现在已经好得差不多了,”陈惇做了一个两臂能跑马的动作,哈哈一笑:“不能跟你一起出海追击倭寇,搞得我也很遗憾啊。”

“你怎么受伤的?”胡宗宪道。

“说来话长,”陈惇道:“遇到了一个我的仇人,就是南京七十二倭寇的头头,狭路相逢遇上了。”

胡宗宪一顿,“南京的事情……”

“南京的事情可是个大案,你不会真以为以为抓住那些个倭寇就一笔带过了吧?”陈惇用轻描淡写的口气说了一遍案子:“……是你胡大人的提编法把这些大户逼得要造你的反。”

胡宗宪反而呵呵道:“这提编法,还是你给我出的主意。”

“这倒是,”陈惇不否认:“我承认提编法是有一些问题的,但要是没有这个法子,我们的军队连嗷嗷直叫的力气都没有。不得不说,这仗能打,离不开这提编法,还有胡大人你的筹划调度之功。”

说着他话题一转:“不过胡大人可要摸着良心说一说,你用提编法收上来的上百万两银子,都用到了抗倭上吗?”

胡宗宪神色不变:“什么意思?”

陈惇就道;“苏州八大豪门,你让为首的陆氏上交三十万两银子,剩下的每家都交十万,这钱就上百万了,这仅仅是苏州一地的,难道打一场仗能花销这么多银子?”

“你只是看到了打仗花的钱,却不知养兵比用兵更花钱。”胡宗宪的回答似乎毫无破绽:“浙江有大军十万,其中卫所的官兵加起来不过三万多,剩下的都是客军与募兵。这些兵可不比卫所,要他们卖命,就得给他们银子。如果这钱没有到位,他们便不听指挥,鼓噪起来,谁能制服地了?何况一打起仗来,兵马粮秣都是用钱堆出来的,一日花销,何止上千两银子?”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五章 毫无破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