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写给儿子的诗中有这么一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战争也是同样道理,胜败与否,绝不仅取决于沙场征战的将士,国家的每一个角落里的龌龊肮脏或高贵纯洁,都影响着胜利天平的倾向。

先后进行了西征和两次北伐的桓温对东晋帝国“外难未弥,内弊交兴”的状况深有体会,优秀的将领,勇敢的士兵,最终依然失败了战争。那么,决定胜负的因素,一定在战争之外,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缩影。

战事进行期间,桓温多次上书朝廷,力求通过改革以增强国力,提高军队战斗力。最为著名的有《七项事宜疏》等,其内容针砭时弊,足以彰显桓温卓越的政治才能。

在具体事务方面,桓温主持了东晋历史上第三次“土断”。

所谓“土断”,大可以参考当代的“人口普查”,即通过清查户口,使广大人民登记在册,“黑户”变“白户”,以便于统治。

进行“土断”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晋人南渡和世家大族的荫庇,导致大量没有户口的“黑户”产生。“黑户”由于没有户口,所以不需要交赋税,也不服兵役,只对“荫庇”他们的世家大族和地主交租,对国家无任何贡献和义务。这种情况的产生,严重影响国家税收,损害东晋国家利益。土断在客观上具有抑制和打击世家大族和地主势力的作用,是东晋迅速提升国力的必然选择。

364年,桓温受命主持“土断”,史称“庚戌土断”。

与晋元帝、晋明帝年间的两次土断不同,庚戌土断不但要斩断士族高门与南迁流民的联系,而且要清理他们隐匿的所有民户。这些民户被清理出来后,从此脱离士族高门,并且要向朝廷纳赋税、服兵役。

在实施进程中,桓温执法严苛,不畏权势,使“土断”得以顺利贯彻落实。据《晋书》记载,王彪为会稽内史,执行桓温“土断”法令,仅会稽一郡“亡户归者三万余口”。

“庚戌土断”是东晋历史上最彻底的一次土地改革,国家控制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赋税随之增多,腐朽没落的东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同时,“庚戌土断”为桓温第三次北伐及后来谢安当国,组成北府兵,一举取得在淝水之战的巨大胜利奠定基础,更令其后整个南朝皆为之得益的关键政绩。

多年以后,再一次实施“土断”的刘裕这样评价桓温的政治改革:“财阜国丰,实由于此”。

仓皇南渡的东晋,能够在总体上对北方政权保持攻势,桓温承上启下,功莫大焉。

对于桓温而言,一切的改革,全都是为了实现北伐的成功而服务,光复山河的理想才是他的终极追求。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为了实现其日益膨胀的个人私欲所做的必要准备。

不同的目的,却需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完成。于是,安于享乐的清谈家们和宁愿孤身犯险的桓温就有了很深的“误解”。对错姑且不论,可以肯定的是,坐而论道一定不可能收复沦丧的山河和拯救异族铁蹄下的百姓。

唯物的历史观说,是、非这两者是不能够混为一谈的,否则将会影响我们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使真相湮灭在时间的消磨中。人性本就复杂,他年之非不能掩今日之是。

历史是一面照亮人心的镜子,为什么只要是桓温所做就一定是龌龊肮脏?

369年四月,桓温发兵北伐前燕。

个中原因总结如下:其一,改革完成,国力大增,有了“财阜国丰”的基础,桓温认为,晋军有实力和北方骑兵一战;其二,前燕南下后,多次进攻东晋,并于365年攻克洛阳等地,给东晋造成极大的威胁;其三,桓温自363年掌握朝政之后,尚有徐、兖二州及豫州兵力不受控制。据载,由于东晋内部斗争,桓温不可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得以上三州军政大权,所以急需通过北伐建功以提高自身威望来实现野心,最终达到谋权篡位目的。其四,前燕战神慕容恪病死之后,慕容垂远离政治中心,慕容评与太后可足浑氏沆瀣一气,专权乱政。桓温认为,北伐前燕的时机已经成熟。

这是桓温历次北伐中规模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出师时有百官相送,都邑尽倾。北伐军共有步骑五万,兵分东西两路。西路由王导时留下的宿将袁真带领,任务是穿过谯、梁二郡,打通石门水道,把粮草运送到黄河前线;东路由桓温亲自率领,从驻地姑孰出发,经水路进入黄河,沿河西上与袁真会师。

北伐军途径金城(今江苏句容县北),桓温看到曾经在此任职琅琊太守时种下的柳树已有十围粗,当时场景历历在目,悲愤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折枝在手,潸然泪下,感慨良多: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草木无情,人生易老,桓温第三次北伐时,中原沦落已经五十余年,晋氏南渡,也已经传到了第五代皇帝。南渡遗民已经老去、凋零,在南方长大的新一代遗民子弟,早已将他乡认作故乡。桓温所感慨的,不仅是自己壮志难伸,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北望中原而无可奈何的叹息。

壮志未酬身已老,中原北望呼奈何!但有三千精骑在,为君百死定风波。感慨中的桓温正手握数万大军,肩负着太多人的梦。

晋军过淮、泗,沿河北上,桓温率众将登船楼北望,但见满目疮痍,破败不堪。饱经战乱的中原各地萧条荒凉,早已经不复当年景象,桓温慨然叹曰:“


状态提示:21.北伐 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