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赵俊生率大军从历城出发向青州进军,带着妻儿在骑兵护卫下出城前往军营的途中,城内百姓们沿街送行。
“咦,这军队里怎么有女人和孩子呢?”人群中有人疑惑的问着身边的同伴。
“这你都不知道?据说这是乾王的妻儿”旁边有人解释。
百姓们中有人惊讶的说:“出征打仗带着妻儿?这位乾王可真是有意思!”
“你懂什么,那是人家家庭和睦、夫妻恩爱!”
“切,我觉得这位乾王行事有些荒唐,从古至今哪有将军带着妻儿打仗的?这不瞎胡闹么?”
“也就你孤陋寡闻,带着妻儿打仗的多了!再说人家不仅仅是将军,还是乾王!”
赵俊生带着妻儿以及随行官员幕僚们在轻骑的护卫下出城前往城外军营,司马楚之和历城上下官员一路送行。
城外六万乾军加上王慧龙的三千人马已经做好准备,整装待发。
自从收复齐州各郡县,赵俊生并没有派兵驻守,而是直接启用投降的州郡兵守卫这些城池,为了防止这些人再次叛乱,赵俊生一声令下,把州郡兵的将校军官全部换了,用上级任命和兵卒们推举两种方式任命州郡兵军官,再派少量军官负责整肃军纪,使用这种方法把州郡兵牢牢掌控在手里,新被任命的将校军官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必定会尽心尽力、想尽办法约束下面的兵卒军官。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赵俊生不需要从主力大军中抽调兵力驻防,直接把防守城池的任务全部丢给州郡兵和县兵,主力大军可以全部用于出征,没有浪费兵力。
到了军营,被赵俊生任命为军司马的源贺和武将们迎上来抱拳禀报:“大王,全军将士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开拔!”
赵俊生点头,挥手:“出发!”
“是!”
各军兵马依次出营向东南方向而去。
赵俊生对司马楚之等一干齐州官员和武将挥手:“诸位不必送了,都回去吧!”说完,带头追上大队人马而去,花木兰抱着儿子和其他官员幕僚们打马跟上去。
司马楚之等人一起抱拳高声喊道:“臣等祝大王旗开得胜,大胜而归!”
大军出了营地不久,周围地势开阔,视野一览无余,源贺作为军司马下令骑兵在两翼,步兵居中,辎重最后,这样部署可以在遭到敌袭之时能够及时调遣骑兵进行作战,保护中间的步兵和后队辎重。
当地形出现了变化,大军又拉成一字长蛇阵。
行军三日后,大军抵达临淄城外扎营,这个行军速度把驻守在临淄城的南朝守军吓了一大跳,从历城到临淄少说也有两百七八十里,步骑兵行军速度正常情况下一天在七十里左右,日行八十里已经是非常快了。
乾军就算日行八十里,三天之内也不可能抵达临淄城下,更何况在现在这种天气下,气味稍稍回暖,地面积雪融化,一路全是稀泥,这对行军速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加上后勤辎重的拖累,一天能走六十里已经是顶天了。
临淄城楼上,南朝大将薛彤握着剑柄看着城外乾军骑兵在平地上打马来回飞奔、耀武扬威,心里又气又急又惊骇。
薛彤扭头看着自己身侧和身后的将士们,心下稍安,檀道济给了他一万人马驻守在这里,这临淄城在东汉、三国、西晋时期一直是青州的州治,城墙还是比较高大厚实的,这一个月多来,他驻守在这里打造了不少守城器械,相信有了这些守城器械和他的指挥以及将士们的英勇作战,乾军想要在短时间之内攻下临淄城绝不可能。
临淄城外十里,赵俊生下令在背靠一片树林下寨扎营,树林可以为营寨挡住北方吹来的寒风,冰雪虽然融化,可气温似乎更冷,北方吹在脸上和身上,那滋味可不好受。
入夜。
帅帐内灯火通明,大帐中间烧着火堆驱散了寒气,随军幕僚、官员和武将们分立两侧,赵俊生抱着孩子和花木兰坐在上首。
赵俊生问后勤辎重军需官:“攻城器械还要多久可以运达?”
“回大王,攻城器械的零部件太过笨重,全部采用马车驮拉,加上地面泥泞不堪,速度要比主力大军和辎重队稍慢两天,两天之内能运抵!”
赵俊生说:“那好,下令让将士们休整两天,但放鸭子不管,每日早操照常,上午和下午各一个时辰的操练,不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一样!”
军司马源贺站出来答应:“遵命!”
赵俊生继续说:“咱们是抵达了临淄了,但周围有不少城池,咱们也不能放着这些城池不管,要不然连斥候派出去一露面就会被发现,所以必须派兵把周围的城池打下来,打下周围的城池之后广布耳目,监视南朝大军的动向,防止檀道济这头老狐狸玩阴的来偷袭我们的侧翼!谁带兵去攻打周围的城池,有哪位将军愿意主动请缨的?”
周围的城池都是一些小县城,说好打也好打,遇到软蛋守将,吓唬一通就能拿下一座城池;说不好打,打起来也费劲,遇到战斗意志坚强的守将,城池内的守军虽不多,可若不动用攻城器械也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耗时耗力啊!还都是一些只有几百人驻守的城池,打起来费劲又没什么成就感,帐内的大将们都不想去,没有人出声。
赵俊生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接这个任务,顿时有些不高兴,敲着桌子:“怎么着,嫌活麻烦、油水少,都不想干?”
花木兰左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