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抗日之黑枪小三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忽悠英国人

往南洋跑的客船很少有新船,这个船班从香港起航到新加坡进港一共要用了五天四夜,要是坐上新式快船能少上一天一夜。

并且现在想去南洋谋生的人非常多,王南一行人票买的早,也只买到了三间二等舱给病人小孩和年龄大的人休息,其他人买的都是底仓的票。

船刚开动时,所有人都很兴奋的看大海上的风景,可等船加快了速度颠簸起来时,一个个开始委顿起来。

等船在大海上晃来晃去时,一船的人也没几个欣赏海景天色,个个都处于晕船的状态。

没办法,这船晃的太厉害了。除了少数人行动自动,其他人从头晕的到连胆汁都吐出来的什么样的反应都有,连林医生也不能自保,船上一直弥漫着一股酸面的味道,让人连吃口东西的胃口都没有。

王南稍好些,只是头有点晕,他这几个女人都靠渔女照顾才抗过了这几天。

等到了新加坡下船时,多数人的身体已经软成了面条,恐怕得用几天的时间才能恢复回来。

等客船进港后,先是有人上来检查护照,下了船就是报关流程。

在新加坡这里王南就没什么忌讳了,直接用英语填写着这些表格。

身份写的是商人,来新加坡是经商,在填写携带多少现金及用途的时候,他直接写上金额后,又在用途上填写了仅短期携带入境。

其他的人,王南和李秀帮着填写了几张样表,就让大家互相帮忙照着填写,身份都是王南的随员。

等这一堆报关表单放在海关检查的英国人面前,他一看王南携带的现金金额就傻在了那里,赶紧向上汇报。

新加坡的海关关长、海峡殖民地的一个行政官员和当地警署的一个高级别警官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现场。

王南带的现金数量如果换算到后世,购买力翻了20倍都不止,相当于随身带了几千万的现金,还是美元和英镑,这让英国人一下子重视起来。

在新加坡海关寒酸的办公室里,几个白人轮流与王南寒暄着,他们因为各自的角色不同各有各的目的,有的想知道王南及其随从这些人的身份、有的想王南有没有在新加坡投资的意向、有的想明白钱的来源是否有问题。

王南无奈的拿出他开始还没怎么看得上的将军证件,这身份一路走来还真少了很多麻烦,细想想,只能佩服重庆的那些人精们想的周到。

中将身份,堵住了这几个英国人多数问题。这年代,全世界的海关都不会问一个将军为什么会有钱这个蠢问题。

余下的问题,他们只想知道王南是过境还是留在新加坡,行政官员更想知道他有没有在新加坡投资的意向,几个英国佬眼神一对,话题开始转变了方向,尝试着留下王南。

王南还没进入新加坡市区,除了在上船时买到了几张地图和简单的介绍外,对新加坡的各方面的认识都停留在来源不同的资料字面上。

他很想说考察一下再说。

可这些英国人心里都有数,中国身处战争之中,带大量现金出来的人,不可能没有投资或者移民的想法,对于怎么留下王南他们自有一套办法。

于是,王南进了新加坡,连海关的大门就没出,就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正式的商业谈判。

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就是那么回事:赚钱的行业归宗主国,生产宗主国需要的,消费掉宗主国生产的。

只是不能认为殖民地是宗主国的私产,不需要其他人的投资。

资本市场永远是越活跃才越有商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哪个都知道这个道理,英国已经领头这个世界的资本市场数百年,毫无争议的个中翘楚。

从宗主国的角度看,守住暴利行业,把见效慢的基础投资让给别人掏钱最好。

从上海出来的南下路上,王南就对到南洋要做什么已经有了个框架性的想法。

他有后世的一些见识,就这一点点,也远超过这时代的眼光。

王南把李秀叫了进来,就和这几个英国佬开始了正式商谈。

英国人很希望王南的这笔巨款在新加坡投资到固定资产上,从华人最感兴趣干的庄园,到华人最喜欢做的服务行业,外加房产地产都拿出来推销了个遍。

王南一脑子的抱负,对这些单打独斗的低端行业根本不感兴趣。一串no、no、no让英国人也犯了寻思。

见王南对这些都没什么喜欢的意思,这些英国人又开始推荐一些处于低端的工业,象水泥厂、玻璃厂这类的。

王南直接打断了这些人的话。

王南提了几个问题。一个是新加坡水泥路面有多少,水泥建的楼有多少,水泥桥有多少?

几个英国人心中大喜,修路建桥这类基础建设有人接手实在是太过美好了。

有了王南感兴趣的方向,还有什么不好说的?新加坡缺少的就代表有巨大的商机,几个英国人立刻侃侃而谈起来。

王南心中暗暗窃喜。

后世的水泥城市早就刻在了他的心里。

他的设想之一就是要做个基建狂魔。

当然,他还没到能深刻理解这个词,基建狂魔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这时的王南只是想建,还没考虑到各种经济上技术上问题。

打个比方,如果说王南对基建狂魔的理解是印度人到中国看了一个月,这可能有些对不起印度人,可要说是非洲内陆的黑人看到的中国,这又有点差距太大。

王南觉得这些英国人只是想把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八章 忽悠英国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