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俊臣想来想去最后便到了武三思和武承嗣的面前,他为了他们曾经先后将李昭德和裴炎拉下马,因而他此时虽然境况不佳前来请求帮忙,但也颇有些理直气壮。
来俊臣来此其实是有两个想法。第一,离间武氏和李唐王室的关系让他们再次斗起来,这样也好给他找几个可以上告谋反之人。第二就是想让他们帮忙威慑警告那些不时上表找他麻烦之人,他手下虽然有些势力,总能找一些由头处理掉几个人,但是蚁多咬死象,他眼下不得宠爱行事总是没有以前那么方便,想要同时将这些人处置掉却是不可能的。
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虽然野心不死,也都知道李、武两家和平的现状可能维持不了多久,但是他们二人却一点也不傻,眼下武媚娘亲自带头,更让他们写下铁券,他们这个时候若是敢闹事那就相当于是当面打武媚娘的脸,皇上的脸是那么好打的?这层窗户纸谁都知道会破,但是绝对不能由他们来捅破。至于来俊臣自己的麻烦,他们两个人现在又用不到来俊臣,哪里会去好心管他死活。
来俊臣见到这二人竟然全然不顾往日恩情而是这幅嘴脸,顿时怒气攻心,他再三思量之后竟是孤注一掷一纸奏疏将李显、李旦、李令月、武三思、武承嗣全部状告了上去,而他们的罪名则是联合谋反,他不好过,他就让其他人全都跟着不好过!
武媚娘虽然生性多疑,但是若是说她儿子、女儿、侄子联合起来造反,那可就真是天方夜谭了,因而她自然是不信的。来俊臣这两次的行为着实让她觉得不满,但是眼下丘神绩和周兴都已经死了,她手下能用之酷吏也就只剩下了来俊臣,真说就这般将他处死,那武媚娘却也是不愿的。
众人眼见处死来俊臣的奏章已经送上去三天武媚娘仍旧还不批示,自然是知道武媚娘乃是想要将他赦免。李令月、李显等人自然是不肯再次将他放过,在众人的据理力争之下武媚娘终于还是被说服。
万岁通天二年六月,来俊臣被斩于闹市,并陈尸示众,百姓见此争相去剐他的肉。武媚娘未曾想到百姓居然对他恨至如此,她见此方才下诏灭来俊臣全族,并将其酷吏党徒皆数流放岭南,至此延续十四年之久的恐怖“酷吏政治”终于宣告结束。此举引得朝臣与百姓欢呼雀跃。
李旦这些年来被囚禁在东宫之中每日担惊受怕,时常夜不能寐,几乎到了战战兢兢的地步,想到接下来还要面对武承嗣和武三思的明枪暗箭,还要面对武媚娘不时的斥责和软禁,李旦只觉得一颗心拔凉拔凉的,这个时候眼见李显回来了,便是坚决要将自己的太子之位让给他,甚至还为此而绝食。
李旦此举出乎武媚娘的预料,通过这两年的事情来看,她也的确是不打算再让李旦当这个太子,但是他若是不当,这个太子之位就这么交到李显的手里她却也觉得有些不妥,而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多年以来对她都很恭顺,而且又都是有能力有手腕之人,她对这二人也是由衷的喜爱……
武三思和武承嗣眼见武媚娘犹豫,便几次派人在武媚娘面前进言,表明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她武氏的天下终究还应该落在武家人的手里。
李唐王室众人也趁机纷纷上书,表明支持立李显为太子。
武媚娘面对两方人马迟迟未决,最后还是狄仁杰劝道:“姑侄之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被祭拜;臣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此话打动了武媚娘,在经过多方权衡之后,她最终决定重立李显为皇太子,李旦为相王,一直悬而未决的皇储之事终于落下了最后的帷幕。
李旦被软禁于东宫多年,眼下终于是丢掉了那个可怕的太子之位,从那个阴森森的东宫里头出来,李旦对此深深出了一口气,只觉得整个人都跟着放松了不少。
武承嗣本以为等到李显回来之后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他一路都在谋划着以后如何,却没想到竟然在这短短时间内一切都成了既定事实,武媚娘竟然心意回转,决定将储位交还给李唐王室了,他这些年来的努力全都化作了一场笑话!眼见半生心血白费,武承嗣直接卧病不起,不过数日便忧愤而亡。武媚娘念其往日一贯恭顺,追赠太尉称号并厚葬。
武三思在祭礼之后从魏王府离开,心中越发觉得空旷,他不由回想起当年和武承嗣第一次一起站到武媚娘面前时的战战兢兢,想到他们初次获得官职之后的喜悦,想到他们一同思量百般讨好武媚娘,在武媚娘登基之后两人为了储君之位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如今,一切都是烟消云散。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先是流放在外多年的李显忽然回宫,接着李武两家骤然握手言和,而后李旦骤然让出太子之位,武媚娘忽然变卦同意让李显做太子……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简直让人目不暇接……如今太子之位既定,武承嗣也已经死了,他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又一阵的空虚之感。
与李旦的释然,武三思的失落不同,李显面对这一连串的变化只有狂喜。自当年被武媚娘从皇帝的位置上拉下来并流放到房州之后李显一度觉得自己再无东山再起之日,在房州的时候甚至他有一段时间晚上都不敢睡觉,总觉得武媚娘很可能会像当年对付李贤一样,直接找人将自己暗中刺死,好在有韦香儿和儿女一路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