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第一败家子>第二百三十六章:天下谁人不识君?

灞桥之上,杨妃扶着李愔,拉着李恪的手,哭的昏天暗地。

此情此景,分别在即,李恪也不由的垂泪。

看到母妃如此伤心,李恪不由劝慰道:“母妃,孩儿只不过是去齐州,离长安很近。母妃要是想念孩儿了,孩儿可以随时回来看您。”

杨妃拉着李恪的手,仔细叮嘱道:“恪儿,出门在外,自己千万要照顾好自己,别冻着饿着,别生病!有空了记得给母妃写信报个平安!”

李恪连连点头,然后对李愔说道:“六弟,兄长就要走了,你一定照顾好母妃!对了,分别在即,六弟文采过人,就写一首诗送给兄长吧!”

李愔不由红着眼圈,沉思半晌,然后吟哦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雨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而在旁边跟随的上官仪,听到梁王——蜀王殿下的诗作,忍不住内心心潮澎湃起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必将又成为千古绝唱啊!

好吧,若说此诗的瑕疵,也并非没有。

你像前两句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雨纷纷,就和现在的场景不甚一样。

现在天上白云悠悠,也并没有下雨。

但是诗人作诗,诗人的事儿,谁能要求必须要写实?

若干年之后,谁还会记得当时的情景?

甚至上官仪感觉,如果将第二句里的雨改成雪字,改成北风吹雁雪纷纷,似乎效果会更好一点。

至于现在还是夏天,根本就不可能下雪这一点,上官仪感觉极为遗憾。

而齐王李恪,在听到自家兄弟的这首送别诗之后,心里也不由升起一股豪情。

李恪轻轻挣脱开杨妃的手,翻身上马,纵声长笑道:“母妃,六弟,你们回去吧!我走了,你们,多保重!”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雨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齐王李恪纵马前行,追上前面的随行人员,他们开始上路了。

而空中,齐王的吟哦声,仍然袅袅传来。

……

户部的官员,在皇上的命令之下,每日都会分出三分之一的官员,来小学听课。

不过,现在小学的老师,已经不再是王孝通,而是换成了蜀王李愔。

原来,王孝通在听说了蜀王李愔,将数学应用在水患之上的时候,内心忽然间被触动。

王孝通忽然感觉到,其实算学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更应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而算学之所以这么不受重视,之所以地位这么低,都是因为数学的没有用处。

如果数学能够在现实中,展现出惊人的价值的话,数学绝对能够迅速推广。

而因为这个触动,王孝通决定加入到实践之中。

因此,王孝通不惜辞去夫子的职务,开始闭门研究。

其实,王孝通的研究,在后世也有,是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是一门将数学如何应用到现实中的学问,作用很大。

王孝通想要研究应用数学,李愔自然持支持的态度。

李愔还专门从后世的教材之中挑选出来一部分,供王孝通研究。

不过,在王孝通走后,一时之间很难找到合适的夫子。

尤其是,还需要教授新算学。

最终,也只能是让李愔顶上去了。

好在,这不是李愔第一次当先生了。

上一次的时候,就曾经给孔颖达那帮老先生上过课。

而这一次,上课的对象换成了户部的官员罢了。

对李愔来说,完全没有什么压力。

第一堂课,因为户部卢侍郎没有回答对一个问题,李愔就毫不客气地打了他的手掌心。

卢侍郎感觉李愔在针对他。

好吧,当时计算户部账本的这个赌约,就是他提出来的,李愔针对他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只不过,就算李愔真的针对他,他也不敢有什么怨言。

当初,李愔可是连孔颖达的手掌心都打过。

就连孔颖达都无可奈何,更何况是他呢?

而小学里面的那些学生,此时就更加神气了。

原来,这些户部的官员,也不过如此嘛!

在账目计算上,就被他们给吊打了。

现在在学习新算学上,更是被他们甩开了不止一条街的距离。

现在他们对这些户部的官员,都有些看不上眼了……

而他们对新算学的热情,忽然间一下子就上来了。

原来,新算学这么牛的么?

能直接吊打户部官员的学问,能不牛吗?

因此,这帮学生学习的动力更足了。

就连平时最不喜欢学习的程处亮,这时候都卯足了劲,用心在学习新算学。

……

此时,世家之人,正凑在一起商议联合举办博彩的事情。

虽然,凭他们几家的实力,每一家单独举办,都不成问题。

但是这一块的蛋糕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他们每一个家都不可能独吞的下去的地步。

他们之中,无论哪一家单独举办,都必然会引起其他各家的攻击。

而如果他们联手进行举办的话,相信必然能够在整个大唐,迅速推广。

而这几家,早已经打听好了,李世民并没有打算在朝堂之上议论这件事情。

因为李世民很清楚,这件事情,绝对没有可能会在朝堂之上通过。

既然李世民不做,那他们世家之人做,又有何妨?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六章:天下谁人不识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