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换心追踪>第十八章 找工打

第18章找工打

在企业体制改革中,方明是第一个做出牺牲的人,在精减企业人员中,方明是第一个被下岗的人,在两派权力争夺战中,方明是第一个躺着中枪的人。

俗语说:枪打出头鸟。方明不争名、不争利,处处在缩头,决心只做个平民百姓。但是,他的才能太出众了。他虽然自己没有出头,但他的影响力,却远远超过“出头鸟”。所以,他必须中枪。第一个被下岗内退。自古才大难为用,这句话在方明身上得到验证。

旁观者都看到,在单位,方明受到不公正待遇,都想替他鸣不平。他本人却是逆来顺受,没有说半句申诉的话。因为他十分明白,在企业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弱者。决策者既然能拿你开刀,那就没有收手的理由。你也决没有返盘的机会。

在家里,对于下岗,岳母处处讽刺,时时挖苦。这让方明很没有面子,也让柏玲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希特勒信奉“谣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为真理。”而这一信条,却在妻子柏玲身上,不知不觉产生了作用。

号称白牡丹的妻子柏玲,在母亲事事挑毛病,处处和方明弄过不去的影响下,也有点利令智昏。她也开始埋怨老公的无能,语言尖刻,句句都象匕首,直刺方明的心窝。

方明从不争辩。他不愿将这种无声无息的痛苦再带给妻子。心头上的痛苦,有时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而语言,又往往无法完全表达出一个人内心实际的痛苦,这就叫生活。

两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结合在一起,体谅、理解,是他们的纽带。他们不羡慕别人的富裕生活,只满足自己能够共同享受每一份甘苦。

为了重新谋求一份工作。方明开始跑人才市场、走访劳务介绍所、深入到用工单位搞调查。常常是一大早就离门而去,很晚才回家归来。中午饭常常忘记吃。

方明送过报纸、送过牛奶、摆过书摊……

年轻人就业难,这是社会的通病。年龄稍大一点,就业会更难。象方明这个年已五旬的人,其找工作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理想的工作、优厚的待遇、还有个幸福的小家,三位一体,是年轻人追求的目标。象方明这个年龄段的人,只求有份有收入的工作就知足了。

偏远、落后、交通不便的地区,也是人才相对匮乏的地区。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发挥作用。

方明终于联系到一家私营企业。距家有二百多里路。人已过中年的夫妻,即将开始新的牛郎织女式的生活。

方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推开了家门。一看晚饭还没有做好,便立即直奔厨房。

方明一边盛饭,一边对妻子柏玲说:“玲,我找到一份工作”……

“好哇。”柏玲一听,满脸兴奋。

“就是远点,距家有二百多里路,回家就不方便了。”

“二百里,不算远。”柏玲立即就插了话。后面方明说了些什么,柏玲全都没有听见。

“那我明天一早就上班走了。”

“好,好!早上一天班,早挣一天钱。”柏玲完全沉浸在方明找到工作的兴奋里。

吃饭本来习惯狼吞虎咽的方明。这顿饭吃得很慢很慢。柏玲根本就没有注意方明的这一变化,仍象过去一样,把饭碗一推说:“我到楼下活动活动”……

柏玲自从退休后总是这样,每天早晨、晚上,都要到楼下散散步、遛遛弯,然后就扑进广场舞的行列。为跳好广场舞,还要参加许多学习演出活动,柏玲有时比上班还紧张。这些许许多多的家务活儿,都落在了方明身上。

柏玲从外面跳广场舞回来,已经晚上九点多钟,看到方明正在整理自己的行装。她没有向跟前凑,也没有问都需要带什么东西。只是洗了把脸说:“我太累,先睡了”。她说着就走进了和妈妈居住的房间。

这一夜,柏玲睡得很熟。一睁眼,天就大亮了。她听到方明正在厨房做早饭。当她和母亲起床后,方明已经把早饭摆上了桌。她看了一眼老公,方明好象值了一夜夜班那样累,眼睛都有些红肿。

柏玲的大脑好象是断了电,麻木到极点。她既没有一句关心体贴的话,也没有问一下问题的原因。竟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好象和自己没有半点关系。

吃过早饭,洗过碗筷,方明才提着自己简单的行囊说:“我走了。”

正在擦地板的柏玲说:“走吧。”

她手没有停,回话很平淡,只是抬了一下眼皮。没有叮嘱的话语,也没有不放心的意思,方明手上拿了什么东西,她根本就没注意,仿佛方明只是要下楼取个邮件。而柏玲的妈妈,竟一句话也没有说,她坐在沙发上只看她的电视。

方明轻轻地把防盗门关上。缓慢的脚步声在楼梯上渐渐消失。


状态提示:第十八章 找工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