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公元前210年秦国上郡
风,很大的风。
从遥远的边塞,裹挟着西北荒原的黄沙,穿过黑夜、掠过高高的城墙,轻藐地越过日光下所有的生灵。
上郡,军士们整齐列于军营前方。他们并不是要开拔出征,却比接到战报更为肃穆。上阵杀敌原本就是他们的天职,洒血疆场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死亡,谁都害怕,而比死亡更令人害怕的,是绝望。
当那个手捧着始皇诏书的宦官踏入校场时,战士对危险天生的直觉令他们有了一种极其不好的预感。
沉默无声的厅堂内,跪着一片身着甲胄的将士,头颅低垂,秦将的高傲与骁勇在此时荡然无存。
跪在这群将士最前方的年青男子抬起头,缓缓地立直上身,瞥落的眼眸无声息张开,一双明亮的眼睛空洞地睁着。
他面无表情地站起身,伸出双手。
厅堂最里处捧着诏书的宦官,在接触到那目光的瞬间双手不由自主地抖动了一下,嚅动着双唇眼光闪烁地避了开去。
无情的风,在这一刻适时地闯进厅堂,掀起那片垂着的头颅,奔向他颀长的身躯。
好大的风。像草原上战马的嘶吼声,像倒在上郡战场匈奴战士的惨叫声。
好大的风。像被推入巨大坑中生生填埋的方士、诸生的哭泣声,像肩挑巨石修筑长城劳役的悲鸣声。
好大的风,像生者最后一丝气息。
他的气息。
自宦官手中接过自沙丘传来的诏书,看着那朱砂赤红的章符印记,确认了一切都正在真实地发生着,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他不知道此时该想些什么,或者说能想些什么。
转身,穿过厅堂安静地向外走去。
“公子,公子…”跪于堂中的将士们纷纷起身,跟随着他走向厅外。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他想起母亲常常吟唱的这支歌谣。他曾以为父亲是喜爱自己的,他是父亲的第一个儿子啊!扶苏扶苏,树荫茂华。扶苏,这大秦天下、朕之霸业宏图朝一日将会交托予你手中…
他想起少年时父亲与他练剑,教他如何治理国家,何为君王之道,何为帝王之术;想起第一次作赋时父亲认可的眼神、首议军事时父亲骄傲的笑容;想起父亲令他以公子之名代巡天下,在桑海父亲病倒之时将朝堂政事放心地交由他来代理…
曾经父亲对他寄予厚望…是的,曾经。
他不知道究竟自何时开始父亲看他的眼神变了,不再温和也没有了骄傲。是从侯生卢生逃走之后,他劝阻父亲莫要坑杀诸生方士时开始的吗?或许父亲并没有错,他太过仁善,永远都无法继承父亲的霸业宏图。父子间的慈孝之情终究抵不过君臣的身份啊!
即使知道站在父亲的对立面只会被冷落,但他仍然因为怜悯修筑长城的劳役苦力再次上书劝谏。是坚持也好、仁慈也罢,他心中清楚地知道就算是触怒了父亲,被遣至上郡,被抛弃、被流放,父亲终归是不会要了他的命的。
但此刻,他知道自己错了。大错特错。
诏书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直言诽谤】…
父亲,原来您心中是如此看待扶苏的!
重要吗?不重要了。
他看了一眼天空中高高悬挂的烈日,没有一丝温暖,却是安静极了的冰冷。
他伸出手,向着太阳伸出手,手指在空中自然地弯曲着,阳光就像穿透了他的手指一般,他笑了。
他一边笑着,一边流出泪来。
“蒙恬,兄,扶苏今生误你,来生…”他对一直紧随身边的伟岸男子说了一句,便头也不回走向校场中间。
男子怒目圆睁,愤恨地咬着牙追了过去,厅前的一众人苍促跟随,传诏的宦人使者步伐踉跄。
“公子,一切都未定,陛下何以会下此诏书,公子应当回朝复问清楚才是…”说话的伟岸男子便是大秦朝猛将——蒙恬。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连这大秦最英勇的猛将都错愕至极,并同时心存疑虑。
若说这大秦天下除始皇陛下之外,蒙恬心中只认公子扶苏一人为主。
当初扶苏被调至上郡监兵,明面上是放逐之意,但作为国之名将的蒙恬很清楚这必然是始皇磨砺公子的手段。将来的大秦,依然会是扶苏的。无论是为将来计,还是在私人感情方面,蒙恬一直都是扶苏最好的朋友,甚至在私底下扶苏一直称他为兄长。
他不相信陛下会下达这样的诏书,让最适合继承大统的儿子自裁。
一绢诏书令公子扶苏自裁同时亦勒令蒙恬引罪自亡。
这是何等的屈辱?罪?!何来之有!他这个大秦第一将军,及胞弟蒙毅乃至整个蒙氏家族可说对大秦、对始皇无半分不臣之心,何以面临这样的灭顶之灾。
“公子,小的也是奉命传诏。陛下有话,公子当速速自裁。陛下向来无戏言,公子应当比小的更清楚罢。”宦官拿眼从蒙恬身上扫过最终落在公子扶苏那被阳光拉得极着。
他甚至不敢多看一眼,哪怕只是公子的背影。
扶苏站在校场中间,周边军士齐整地向两边列阵。
宦官害怕极了,他知道自己随时都可能会被那些愤怒的士兵暴起杀之,或者被那个可怕的蒙大将军撕碎,他甚至已经听到了士兵们用力握着长戟发出的奇怪声响。
“父亲…”扶苏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