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凤山县里,感觉忽然有些陌生,其实陆见安一直也没多熟悉过。
他们两个人打听了车马市场,陆见安还是念念不忘买辆马车。
就这一段路,他们靠两条腿也不好走!更不要说以后还有生丝和蚕茧,到时候遇到个事情也不方便。
结果到了车马市场,陆见安一打听价钱才终于歇心了。
一辆马车要三百两银子!
瞅着那个马车破破烂烂,几匹马也是瘦不拉几,毛都秃了,还有些蔫头耷脑的,这拉回去他们可都不是侍弄这个马匹的好手!到时候指不定养不养的活呢。
马匹可是军用物资,市面上的马匹可都不是什么好马,不是军营里淘汰的老弱病残,就是身体已经不可能支应打仗这种工作的残次品!说白了好马不可能在这里有。
都攥在官家和军营里,要不然也只有达官贵人才有。
这个小破地方,可不会有什么好东西。
倒是牛车便宜。
连牛带车才八十两,那牛也精神,反正看着要比那马精神,也壮实。
陆见安寻思了半天,最后买了一辆牛车,慢是慢,可是能拉东西就是好牲口。
要不然他们两个人也没法子把那些东西背回去啊。
徐蒙山怕陆见安上当,还特意跑去找了自己老爹徐源,这没有一个老道的人把控一下!万一被人骗了。
回到家里牛出岔子了。
他们可赔不起。
那可是八十两银子呢。
徐源看到儿子自然高兴,尤其是要说陆见安要买牛车,更是觉的儿子跟着陆见安有前途,徐老二的事情他们两口子可听说了。
敢和蚕神娘娘的弟子叫板,这不是找不自在啊。
这会儿一听说陆见安要买牛车!自然是上赶着帮忙去。
这种巴结讨好的事情也要天分和运气的。
看看自家弟弟就是不带那个眼睛,楞把珍珠当鱼目,自己好声好气的劝说几句,还和他急,动不动就搬出来自家儿子居然拜了陆见安为徒的事情说嘴。
不就是觉得自己儿子占了大便宜啊。
别以为他不知道!老二两口子一直踅摸着想要分家呢。
分家就分家,反正老爷子老太太指定要跟着老三过。
谁让爹娘心眼儿偏着老三。
他们两口子带着就一个小闺女徐蒙玉单过,饿不死人。
只要儿子有出息了,以后指不定谁看不上谁呢。
很快牛车就买好了。
有徐源帮忙!自然很顺利,挑了一头牛的两只眼睛像铜铃一样大,两只弯角青里透亮,特别是那一身黄毛,像绸子一样光亮。
和卖牛车的商量了半天,车子自然是折算了个好价钱,终于办妥了。
徐蒙山还和牛把式讨教了半天怎么驾驭这头牛,好在牛性子一般都温和,徐蒙山倒也不怵。
徐源交代了事情也就回去了,他们铺子里事情还多,人手少,陆见安说了客气话,徐源就回去了。
陆见安和徐蒙山赶着牛车去铁匠铺取了他们的东西。
这几套东西拉上车,付清了银子。
又去了粮行。
陆见安实在对黄米吃的够够的,现在又不是差银子。
自从王梓旭他们闹腾了一场之后,自己手里反而多了一千两银子。
过日子自然不能亏待自己。
而且他还想要盘一个铺子。
村里离县城也不过二里地。
要是赶着牛车也不过一炷香时间。
凤山县里做生意自然要比村里强。
当时买地买房子,也是没办法,谁让手里不趁钱啊。
不过打问了牙行中人之后,陆见安才知道自己还真是着相了,二十八街就不要想了。
那里随便一个小铺面都要五百两银子,要是稍微宽裕一些的至少要一千两银子。
要是想把缫丝室设好,恐怕没有一千多两弄不来一套院子。
不好的地方也要三百两。
毕竟是凤山县。
都是开丝坊,谁不是指着这个为生。
打问了之后,陆见安歇心了。
还是要赚钱啊。
去了粮行。
这个时候精米可不多,价钱还很贵。
比起人们常常吃得黄米来说,好一些的就是糙米。
要想吃到现代的那种白米可不容易,这个时候做不到那种程度。
粮食都不够吃,谁还闲情去把米加工个没完,那在所有人眼中是浪费粮食。
就算是碾米留下的米糠要知道很多穷苦人家就是那样把米糠掺到黄米汤里吃,算是粮食呢。
谁让这里的一亩地出产不高,这个时候可是纯天然无公害,什么化肥农药通通都没有。
更不可能有什么激素之类的东西催生。
一年到头也是真的看天吃饭。
雨水丰沛,风调雨顺的情况之下,才能收成好一些。
要是碰到灾年,那就擎等着饿死了。
陆见安琢磨了半天,最后拍板买了两石的糙米,黄米陆见安没要,两石糙米也不过二两银子,要是认真的换算起来,两石糙米大概要七百多斤,就算他们家里人口多,也够吃两个月的。
一个月一两银子的花销,他陆见安还是有本事支应的起。
活着不就是为了吃吃喝喝啊。
人一辈子也不过就是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
现在开始她再也不要吃黄米汤。
老实说黄米已经吃得不想再吃,那个味道不能说太差,可是绝对不好,又酸又涩,还有一股的霉味儿,和你想象中的现代的各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