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明末攘夷志>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浓于水亲兄弟
,说到:“全凭二爷爷吩咐了。”

老人笑到:“嗯。以后你就跟着陈违、陈迅一道过去宗学,明年这一科到底也该参加了。哪怕真打算做生意了,有个读书人的身份摆在那里,也不至于被人说到铜臭味太重。”

陈迹面色无奈,读书一事,确实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啊。

陈迹骤然想起自己这次只是来登州探个路,怎就给留下长住了?当下补救道:“二爷爷,青州还有很多事情未能解决,我恐怕还要再回去一趟。”至于什么事,他倒不确定该说哪一件。

老人却不给他反悔的机会,说到:“且过了明年的举人试再说。”

陈迹讶然道:“那怎么成?”

老人定定看着他,笑到:“这才有几分年轻人的样子。放心吧,老夫不是拘禁你,你想做什么,想去何处,全凭你意就是了。”

陈迹松了口气。

老人紧跟着又说起一件让他心都提到嗓子眼的事情,却是关于年前筹粮的银子。

当初陈迹将老宅抵押了出去,说是给的钱庄,到头却被某些家族长辈合情合理的赎买了“契约”,也就是说陈迹与钱庄的生意,如今转嫁到了他与家族之间的事。

宗家势微,陈知禹虽说想要帮着侄子度过难关,到底因为诸多制约,落到实处就打了很多折扣。其余家族成员却以为终于寻到了一个打压宗家的机会,因此用了诸多手段,吃下了不少本该是宗家的东西。

当然,按理说从老祖陈松溪传到陈迹这一辈如今,不过六代人,血浓于水的亲情依旧还在,万不至于闹到如今地步。只是家族大了,人多了,总是容易出幺蛾子。

也是如此,在陈知俞父亲陈珂那一辈分了家,作为长子,陈珂本没分家打算,到底拗不过几个兄弟的坚决,结果整个陈家就迎来了落寞。

陈家上下,对外乖得像个奴才,对上自己内部人却如豺狼,甚至到了陈修洁这一代,一些分家出去的兄弟坐吃山空,反过来怨恨宗家的同时,又不望从宗家占些小便宜。

陈珂也好,陈知禹也罢,打心眼里都认这些人,平常只要不太过火,自然也就不多说什么。到了后来,事情却又变成是他们的错了。

宗家失去的很多东西,诸如田地这些,占了去,几经倒手。如今都不知道到了谁手里,如今还有一大堆烂账摆在家里理不清。

如今更为可恶的,竟是怨恨起宗家对他们不管不顾。几次祠堂里坐下来,都在指责宗家不分家,占了全族的很多东西。近乎是每一次,都会有人站出来,嚷嚷着分产业。

陈知禹几次摔杯子,恼得不是他们说的那些恶心人的话,只是怒其不争,怒其不争而已。

陈迹平常不会管这些事,陈修洁也不会说什么,眼下陈知禹当然更不会多说什么。既然决定了让陈迹在宗学读书,自然就是打算让陈迹自己去看。

他这一房,即使人丁渐而兴旺,他对陈修洁仍旧不只是当侄子看。说的再私心一些,至少在陈修洁几个堂兄弟里,陈修洁是最有出息的那一个。因此从小到如今做到知府,陈知禹在背后都做了很多事。去年听到青州传来的“噩耗”,他都有了最坏的打算,甚至为此做了应对之策。

一旦陈迹救不回来,他会从自己的孙子里挑一个过去。

陈过是最合适的人选。

陈迹离开小院,陈过已经在门外等他。

见了他后,说到:“你家的老宅现在被七叔占了去,爷爷吩咐,暂时你住在我家。”

陈迹颔首,笑到:“二爷爷刚才让我跟你对个账。”

陈过挠了挠头,“就是要对账,账本也在二叔那里。”

陈迹嗯了一声,说到:“算了,这些事后面再说。不过今天我就不在这边待了,我得回城一趟。见过父亲,可能明天就要回去青州,将那边的事情打理清楚,再回来松溪,恐怕就要叨扰三哥了。”

陈过笑到,“那就这样,我送你出去。”

不管怎样,陈迹愿意喊他一声三哥,他心里那点小愧疚也就消散了很大一部分。

去年听说爷爷可能将他过继的时候,聚在他身边的那些人说的很多话,叫他听到心里去了,因而有一阵子,他甚至会冒出“怎么还不死”的念头来。等到他回过神来,忧心忡忡的好久,最后抵不住内心煎熬,去了爷爷面前做了坦白,最后自己跑到祠堂跪了好久。

心疼得母亲每日以泪洗面,爷爷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收到青州来的“报平安”后,亲自到了祠堂接了他出来。

当然,这种事要想完全放下心结,还需要他与陈迹说过,不然以后大家待在一起时间久了,这个念头说不得慢慢又会变作更为可怕的东西。

因此在外头竖立的几座牌坊下,陈过正身作揖,与陈迹道歉。

陈迹倒觉得这个三哥过于实诚了。随后也正身还礼。

……

稍晚时候,陈迹回到城里陈修洁临时居住的地方,得了消息的陈文萱已经在前院等他,见了他到来,躲开陈迹的见面礼,带着几分怒意,“过家门而不入,你在学谁?”

陈迹无奈道:“这不是给老陈截下来了嘛。话说他怎么知道我今天能到?”

陈文萱摇了摇头。

陈迹也不再深究,问到:“奶奶她们还习惯这边的生活吧。”

陈文萱点头,“都还习惯,就是每天念叨你有些勤快。姨娘也有了身孕,年底你就可以当哥哥了,以后可得收收心,别再像以前那般不着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浓于水亲兄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