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笑读朱元璋>第八十八章 向元大都挺近

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

国号:大明。

年龄:四十岁。

在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他首先做了一件大事。

一件关乎国家根本的大事。

1368年元月四日当天,立皇长子朱标为太子。

其他几位皇子为王。

他们分别是皇次子朱樉为秦王、皇三子朱棡为晋王、皇四子朱棣为燕王(明成祖)。

其余的儿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所有朱元璋的儿子全部都是王爵。

至于女的就不用说了,都是公主。

在这里我需要先指明一下,朱元璋立皇子的方式和以前所有政权立储的方式都不相同。以前那些政权确立储君基本上都是等老皇上快不行了,眼看快挂了基本快要嗝屁升天的时候才会把这事提上议程。

朱元璋是个特例。

他并没有按照这种方式进行,他在登基的当天就确定了自己未来的继承人,并且将太子进行了重点的培养。

这个人就是皇长子:朱标。

而其他皇子则间断性的培养。

这有点像是亲娘养和后娘样的感觉。

反正对于做为皇长子的朱标来说,一切待遇从优,一切享受靠前。

而其他众位皇子则全部靠后。

谁让你们生的晚,你们活该倒霉。

你哥我从娘胎里蹦出来的早,我就是老大,你们所有这些当小弟的全部都给我靠边站,别捣乱。

否则,收拾你丫的!

也许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中,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可行的,也可能是他迫不得已的行为。

但是也同样因为他的这一举动,给他后期政权的稳定造成了巨**烦,同样因为他的这一举动上万条性命因此受到牵连,数万家庭毁于一旦,我觉得这些人的死才是真的死冤枉,他们根本不应该牵扯到这件事情上来,但是他们命里注定有此劫难。

他们逃不得,也躲不过!

再从深层次来讲,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朱元璋。

如果不是因为他过早的立储,没有多方面考虑不确定因素,也不至于这几万人因此丧命。

这一切都要归结到朱元璋身上。

这段经历我们后期会讲到,先不在这里多讲了。

在确定王爵之后,朱元璋开始对他的功臣按照爵位“公侯伯子男”五个不同等级进行分封。

洪武三年,朱元璋开始了建国以来的首次分封。

首先分封的是公爵。

捞到公爵这一最高等爵位的一共有六个人,他们分别是: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和韩国公李善长。

大家先仔细认识认识这几个人吧。

除了徐达、常遇春耳熟能详之外,其他几位也都战功赫赫。

在这里我需要着重讲一下,在《明史》记录中李善长的位置应该排在第一位,朱元璋分封的时候对李善长的排位也是第一位。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评价也是相当的高。

朱元璋评价李善长为:天下第一功臣!

在这里我之所以要把李善长放到最后一位,并不是刻意贬低他,而是因为他是这六个人里面唯独的一个文臣,而且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老乡而且是最早跟着他造反的那么一批人,他的入伙比后来加盟到朱家军队伍里面的刘基、宋濂等人要早很多,功劳方面也要比刘基强上许多。

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李善长能捞上一个公爵的最根本原因。

我个人认为如果李善长不是朱元璋老乡的话,即便他的功劳再大也决不可能捞到公爵这个高的爵位。

而除了李善长是唯一一个文臣之外,其他的五人全都是武臣。

从这种分封形式来看,朱元璋他本人绝对重武轻文。

他对武臣的重视远远要超过文臣。

这也就造就了接下来对其他爵位分封的差异。

很多人在看历史文献的时候都会看到徐达和常遇春并不是公爵,而是王爵。

这一点我也需要简单注明一下。

明朝的祖制规定,活着的异姓人最高只能封为公爵,不可以封王。

他们即便功劳再大,能力再突出,他们也决不可能爬到王的位置。

即便是像李文忠这个被朱元璋赐姓为朱的外姓人,同样不可能封王。

还是那句话,在明朝祖制中绝对不允许出现活着的异姓诸侯王。

想在活着的时候就封为异姓诸侯王,门都没有。

只有他们死了,才可能被封为王。

这里面有徐达在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常遇春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李文忠封岐阳王、邓愈封宁河王。

在分封完公爵之后,朱元璋对侯爵进行了分封,捞到侯爵的人一共有二十八个。

他们分别是: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耿炳文、陈德、郭兴、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祯、赵庸、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康茂才、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韩政、黄彬、曹良臣、梅思祖、陆聚。

大家可以简单看看这二十八个人。

这二十八个人,没有一个文臣,全部都是武臣。

这也片面的证明了朱元璋重武轻文的思想。

说白了,朱元璋的分封形式完全就是根据功绩进行不同形式的分封。

除了李善长这个朱元璋老乡是个特例之外,其他的这些人全部都是根据自己当兵入伙


状态提示:第八十八章 向元大都挺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