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姐被她的话呛住了,咳了半天很是无语的看着她,“小曼,都说你清高,我怎么没看出来?”
林小曼心想你说的那是哪年的事了。清高那位根本不是我,我就是一俗人。
她嘿嘿笑道:“玩笑玩笑。”
高大姐哭笑不得,“行了,你放心吧,建军不是那样的人。”
林小曼心想,他不是那样的人我知道,可你男人是不是,这我真不清楚,我是在提醒你啊!
可惜,显然高大姐并没有把她的话当回事。
林小曼去了市里几趟,在九月初的时候,店里终于装修完,到的十件婚纱也都挂上了,虽然不多,但这是市里第一家婚纱出租店,两件粉红色婚纱,两件红色婚纱,六件白色婚纱。
款式很简单,也没有过多的暴露,大多数都是在下摆处层层叠叠,很符合这年代的审美,刚一营业就订出去了好几件。
于华看着吃惊不已,“一件一天的租金就是六十,赶上一个月的工资了,没想到有钱人这么多。”
林小曼说:“不是有钱人多,而是大家都想着,一辈子就结一次婚,所以都想弄得漂亮一些,洋气一些。咱们挣得其实就是这个俏钱。”
于华喜欢不已的摸着那件粉色的婚纱,“真好看!我妈说,有粉色的就不让我穿白色的,我也是这么觉得,还是这粉色好看。”
国人对白色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太高,前世,她听妈妈说过,结婚时已经是九十年代中期了,可因为家里有老人,结婚时穿婚纱就只能挑红色的。而且,现在可没有粉色是二婚才穿的说法。
这时候的婚纱店不像后来,还是淡季旺季之分的。冬天就是淡季,毕竟这个穿着不暖和。但之前的利润让人难以想象,很快,跟风的就来了,过了年开春暖和了,在旁边接连开了两家婚纱店。
不过,因为她们又进了好几款新式的婚纱,而且有一定的知名度了,生意一直很好。
这两年,商场里卖的衣服,款式多了起来,面料和颜色也丰富了起来。
林小曼开服装店不仅给别人加工衣服,还卖成衣,这两年挣了不少钱,在县城里买了楼房和门面房。
她和齐明书一起,成立了省里第一家服装公司。
林小曼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齐明书占百分之三十九,剩下的股份百分之七给了教她做衣服的付华,还有于华也占了百分之三。
之所以拉上这二位,是因为付华的手艺,还有齐明书的能力。
于华本来是在一家企业当会计的,她结婚后,企业效益也不好,她有婚纱店的分红倒不愁钱,但闲着实在无聊,她在当地有人脉,本人又有能力,林小曼就把她拉上了。
而于华觉得林小曼做哪个都挣钱,当然不会拒绝。至于付华,也是犹豫了好久,还是她丈夫拍板才同意的。
要知道,服装公司要是做好了,第一个冲击的可是当地的服装市场,付华的丈夫非常精明,他准备两手一起抓,无论哪个做得好他都不亏。
因为是省里第一家服装企业,齐明书还去要了不少优惠政策。
公司成立后,除了供应省内百货商店,并没有往省外拓展市场,因为林小曼准备刚开始挣外国人的钱。
所以工人的一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做运动服。
看着厂房里堆得像小山似的运动服,齐明书的脸都要绿了。
“小曼,这么多衣服堆在这儿,我看着就犯愁。”他愁眉苦脸,原打算开起公司大干一场,可林小曼却力排众议,要先挣外国人的钱。
那外国人的钱那么好挣?
好吧,听说倒包去国外的确实都挣了,可他们几个,谁像是那个倒包的人?
林小曼笑道:“你放心,我已经让人去边境了,这两天就会有订单到。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肯定不会让你赔钱的。”
齐明书把体制内的工作都不要了,专心致志的想要做生意挣钱,这要是赔了,他想死的心都得有。
果然,这话刚说完不到一天,业务员就从边镜打来电话,“……林经理,齐经理,边镜这边生意太好做了,我都想辞职出来自己单干了……”
林小曼:“……”
齐明书:“……”
业务员接着说:“这两天,我一共接到了十六个订单,多的订货五百套,最少的一个也订了几十套的运动服,一共加起来有四千八百套运动服,我看这架势,这几天还会继续有订货的。二位经理,咱们库里怕是这一把就清没了,之后再接单,能赶出来吗?”
撂下电话,齐明书还惊讶不已,“这些人都疯了,这破运动服,哪儿好了?”
这些运动服,和几十年后相比,确实惨不忍睹,有些像是学校里的校服。可就这东西,在这年代,确是无比受老毛子的欢迎。
“谁让他们轻工业不发达,极缺这些呢!”
二人坐下来,很快下达了加班加点运动服的生产任务。
对于业务员,他们并不怕他真的跑出去单干,要知道,他每卖出去一套衣服,他就有五毛钱的提成。别小看这五毛钱,他只出去几天就提了二千多块,后续还会有更多的,他当然不会扔了西瓜捡芝麻。
什么?你说倒包更挣钱?
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倒包挣钱是挣钱,可是遭罪受累不说,在国外口岸,根本没有人把他们当人,排队被踹几脚,被打两下都是常事。
而且倒包要本钱,还不一定一定能挣到钱,